第二十四章 纵死侠骨香24(1 / 2)

朱翊钧按住额头,都说女人难缠,这种亲戚就更加难缠。

我大明的勋贵手下就没有清白的。

清清白白?

鬼才信这种话。

乾清宫里满满当当的坐了一屋子。

从成国公朱希孝,定国公徐文璧,英国公张溶。

以及内阁三辅臣,高拱,张居正,高仪。

再加上都察院总宪葛守礼,以及现在有官无职的海瑞。

真是人才济济,朱翊钧抬起头来,有了主意:“元辅、张先生、海先生、成国公、缇帅、大伴,你们一同处理此事。”

“臣等遵旨!”

上万的灵能者牵涉其中,这种程度的民变,已经有失去控制的趋势。

朱翊钧指向内阁的三人:“先生们去稳定朝堂,草拟圣旨,彻查此事始末。”

文官嘛就不要随便掺合到这里面了。

张居正和高拱对视一眼,不复多言。

这是皇帝的家务事。

朱翊钧又看向成国公:“劳驾成国公,去安抚勋贵。”

成国公慢吞吞的起身表态道:“此事交给老臣,绝不使陛下为难。”

当资历足够老,就是这么豪横。

朱翊钧看向守在一旁的朱希孝,想了想吩咐道:“缇帅,不要让其他人靠近西山煤厂。”

朱希孝欣然领命,最近修为大进,正愁无处发泄。

最后,则是海瑞和冯保。

“大伴,你随海先生一同去。”朱翊钧又说道:“海先生,朕许你便宜从事。只诛首恶,余者不论。”

海瑞为如此优渥的条件惊讶不已:“臣当尽力而为。”

最后,朱翊钧面向所有人:“朕希望今日之内彻底解决此事,明白了吗?”

众臣起身下拜,高呼道:“遵陛下口谕。”

涉及到皇亲国戚和民变,事情只能由皇帝来处理。

哪怕只是皇帝随口一句话。

不然光是这里面要推诿扯皮就要耗费半日光景。

现在,朱翊钧需要的是效率。

待他们一同离去。

朱翊钧身边瞬间冷清不少,他回望左右。

只有陶文龙、焦竑、殷太监,以及最近提拔到司礼监的田义。

陶文龙老神老在的打坐参禅。

殷太监嘴巴严实。

至于焦竑,这个人现在最为识时务。

好奇心已经把他害死一次了。

只有田义最为机敏,其人心思活络,当即凑上前问道:“皇爷?”

朱翊钧微微点头,示意他附耳过来。

“你去看着。”

“若是那领头的畏罪潜逃,便取了他的性命。”

“若是甘愿伏法,从容赴死,就饶他一命。”

田义舔了舔嘴唇,神情兴奋:“臣遵旨!”

朱翊钧挥挥手,示意他离去。

最后,朱翊钧盘膝悬坐在白玉坛上,静静等待时间的流逝。

这边。

海瑞出了宫门,直接奔赴现场。

冯保连忙跟上,毕竟能扛事儿的,就指望这尊大佛了。

在大明朝,海瑞是可以直接刷脸的。

可以没有人认识皇帝,但是一定有人认识海瑞。

这就是海刚峰。

朱希孝和冯保领着御马监的腾骧四卫,打着皇帝的龙旗大纛,一路离开了京城。

当他们赶至现场时,里里外外的一堆人,都是当地的窑哥。

他们将主事者和驸马都尉许从诚包在人群中间。

人过一万,接天蔽日。

近万人把这座煤山都填满了,漫山遍野,占据了这座煤山。

许从诚被麻绳吊起,粗糙的铁钩贯穿锁骨,口中喘着粗气,口不能言,伤势已经十分严重。

窑哥们就像是瞻仰遗容一般,一个接一个去看。

不解气的,还朝着他的伤口踢了一脚,吐口唾沫。

外围依靠手无寸铁的灵能者们,他们手挽着手站在队伍最前方。

后排则拿着简陋的铁锹和木棒,还有石头。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

被逼到这一步,他们必然已经用尽了力气。

海瑞甚至可以看到他们微微颤抖的身躯。

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来自驸马都尉家的管家和奴仆。

他们试图冲进去抢人,但数次无功而返,正喘着粗气。

双方陷入了僵持。

没有足够的铁甲和火器,他们无法突破这些灵能者组成的防御阵线。

白蜡杆的长枪戳在窑哥们身上,泛起层层涟漪。

朱希孝看到后双眼一亮:“都是人才啊。”

居然能发生灵能共振,将充斥着个人色彩的灵能协调到同一个频率。

于是,奇迹上演。

一个人的灵能是微弱而有限的。

但当他们结成军阵,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