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月有期(二)(1 / 2)

无期荷花究竟是不是李家为赚取钱财而苦心营造的一个骗局?唐一意也不知道,可无度门的藏书中既有相关记录,那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她一定要问清楚。

翌日清晨唐一意起了个大早,侍女带二人简单用了膳,可从始至终方姑并未现身。

“方姑为何不同我们一道用膳?她可是已经吃过了吗?”唐一意问一旁侍立着的侍女。

“回唐姑娘,家主一早便出去了,让奴婢转告你不必等她。”

正想借此机会问她血色莲子之事,不曾想竟是如此不凑巧。

在明月郡得李家的接待,与夏望县无人可投靠的困顿自然是不一样的,早膳方姑也是费了心的,又摆了满满一大桌。

莲子粥味道似乎不错,柳云关两碗下肚,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绿色的莲子。”唐一意手中来回拨动汤匙,碰在瓷碗边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方姑不知何时回来,这李府除了夜晚有夜明珠映衬显得些许独特外,其余的布置与唐一意以往在其他府邸看到的并无二样,待在这里也是无趣。

唐一意看了看柳云关,他双手交叠着放在胸前,似乎再无动筷之意,料定是吃饱了。

“方姑若是问起我去哪了,麻烦告知她,我二人往街上逛去了。”

许久未到明月郡,不知一切景象是否依旧。

今日是集市日,各乡各县的百姓都前来赶集,集市上人流如织。

“这明月郡看起来比夏望县热闹多了。”出了李府柳云关总算是能放心说话了。

“这郡自然是比县热闹多了。”

“阿意,这面具我能不能先摘下来?”柳云关指了指自己脸上的面具。

“万万不可。”唐一意环顾了四周环境,贴近柳云关小声说道:“此处人多眼杂,若是被认出来便麻烦了。”

柳云关无奈地点了点头。

难得的集市日,商贩的小摊上商品那是琳琅满目的,卖的都是些家常物什,胭脂簪子、竹篮篾席、瓜果蔬菜一应俱全,而唐一意在一个卖面具的小摊前停了下来。

“你觉得是这个黛青色的好看,还是这个墨色的?”唐一意手里举着两副面具来回比较了几番,做不出决定转而问柳云关的建议。

“我更喜欢这个。”柳云关指向了那副以黛青为底色、还闪着些金漆的面具。

“可你素来不是最喜好墨色吗?”

柳云关的衣裳向来均是墨色,鲜少有其他色彩。

“现在不喜欢了,就喜欢花哨一点的。”柳云关接过了唐一意手中黛青色的面具,自顾自地走开了。

“公子,还没给钱呢。”小贩有些着急。

“我来付。”唐一意从钱袋中掏出银两。

“你记着,脸上的面具暂且不摘,待回到府上再换新的。”将钱付予小贩之时,唐一意还不忘嘱咐柳云关不可随意在集市上露出面容,可一转身早已不见他的身影。

这明月郡不知比夏望县大了多少倍,若是柳云关未失忆还好说,还能凭着从前在明月郡游历的记忆找到回李府的路,可眼下他已失忆,不知是否会迷路。

失忆的柳云关不在自己眼前,唐一意心中没有片刻安宁,可眼下别无他法,唯有在人群中慢慢找寻。

日已移至人正头上,将人在地上的影子缩成短短一截,可集市上人流并未消退,唐一意不想被人群裹挟着走,观察一番之后选了百姓来往最多的一家茶馆坐下,从临街的二楼俯瞰缓慢挪动的人群,目光在每一张脸上流转,但直至日落也未曾发现柳云关的身影。

不可再如此等候下去了。

唐一意离开茶馆之后立即赶往李府,可门吏称柳云关未曾归来。半日已过柳云关久出未归,心中担忧意外的发生,唐一意连忙吩咐几个家丁随她一起寻人。

集市当真是热闹,明月初上可街上仍是人山人海,花灯看得人眼花缭乱,自西域远道而来的舞者扭动着身姿,舞狮处不时传来叫好声,可唐一意无暇观看。

“明月郡地域竟如此之广。”此刻她只恨明月郡不再小一些。

“他究竟会去哪里?”

舞狮处忽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唐一意即刻随着身影方向而去,那人似乎也看到了她,正一动不动地待在原地,真是柳云关。

“你今日究竟去了何处,可知我寻了你整整一日?”唐一意语气中充斥着着急与不满。

柳云关还未来得及答复,身后不知是何物炸开了,发出“砰”的一阵很大声响,唐一意猝不及防被吓了一跳,柳云关见状急忙上前捂住她的耳朵。

他从唐一意正前方转到后方,露出了身后的景象:地上的一排竹筒中不断向外冒着烟花。

烟花的光亮照着唐一意的面庞,忽明忽暗。

周围的人群被这奇异景象吸引,在竹筒旁围成了一圈。

烟花短暂,没一会儿就尽数消逝了,柳云关见状将捂在唐一意耳朵上的手拿了下来。

“我今天去找了这个。”柳云关指了指地上留下的炮筒。

今日他在街坊间来回奔波数次,才找到明月郡独此一家的烟花炮筒,软磨硬泡了许久,对方才答应拿出节日才可燃放的炮筒来。

“此物罕见,同你游历如此多年间我唯独见过一次。”唐一意惊叹,“这是第二次。”

第一次见这烟花亦是在明月郡,只是可惜彼时有要事在身,唐一意只能远远观望,心有遗憾。而今日就在眼前,比从前的绚烂百倍。

“柳大哥,今日寻你寻得好生辛苦,下次不可再随意离开了。”先前唐一意反复向路人描述柳云关的样貌,眼下口干舌燥以至于声音沙哑。

话音刚落,未燃尽的炮筒在眼前又再次炸开,唐一意扭头,看到烟花的一阵一阵的光亮照在柳云关的新面具上,面具上的金漆随着火光的照耀时明时暗。

这个黛青色的面具果然比墨色的要好看。

“柳大哥,此烟火真是夺目。”她忍不住称赞道。

“可惜了,这烟花要是能飞上天更好看。”

“如何飞上天?”

“这我也不知道。”柳云关抿了抿嘴,道:“不过烟花一簇一簇的飞上天再炸开,能照亮很大的一块地方,所有人都能看到,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挤着看了。”

散开的人群听闻炮筒炸开的声响,再次聚了起来,一个个的将脖子伸得很长,想要一探烟火的光彩。

柳云关奔波了一天没吃什么东西,肚子此刻又叽里咕噜响了起来。

“可是饿了?走,回李府吃饭。”

柳云关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而后跟她走了。

李府大门两侧摆着硕大的夜明珠,照亮府前的每一寸土地,凭着先前的记忆,唐一意进府后带着柳云关轻车熟路地找着用膳的厅堂。

远远的她就看到方姑一动不动地站在厅堂中间,背对着正门,亦背对着他们。

唐一意心中兴起捉弄的念头,将食指在嘴前竖起,提醒柳云关放轻步子,而后蹑手蹑脚地进了厅堂。

方姑似是陷入了沉思,全然不知唐一意越靠越近,依旧保持身姿一动不动。

“方姑。”唐一意凑近方姑,冷不丁地叫了她的名字。

方姑毫无准备,被身后的人吓了一跳,迅速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将手中的小木盒盖上,又假装自然地推进了衣袖中。

唐一意模糊看见木盒中装的是红色的小物什。

“正等你一道用膳呢,总算是回来了。”方姑扯着嘴角,她不确定唐一意是否注意到了木盒的存在,连忙转移话茬。

“哈哈,我这正巧也饿了。”

“来,再不吃饭菜就要凉了。”

三双碗筷早已整齐摆放于桌上,这方姑估计还真是将明月郡各色的菜肴都收集了一趟,这两日在李府中用的膳食竟未见重复。

“这菜倒是我昨天未曾见过的。”

“唐姑娘难得到访寒舍,自然是要拿出最独特的前来招待,怎能有重复的?”

“独特的?那李氏独有的血色莲子为何还不见上桌?”唐一意直切正题。

提到血色莲子方姑一愣,接着说道:“这血色莲子确为我李府独有,只不过向来是各郡县富商为图子嗣方前来求取,怎么?唐姑娘也有这需求。”

若是换作寻常未出阁的姑娘人家听闻此言,怕是羞得头也抬不起来,可唐一意不一样,这些年的风浪经历得多了,玩味十足的话自然便当左耳进右耳出,再说了,她确实也没这需求。

“非也。”唐一意挑了挑眉毛,掩着嘴小声问道:“你可知江湖对着血色莲子的功用有另一神奇说法?”

“是何说法?”

方姑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唐一意发现她握汤匙的手越攥越紧。

“你猜。”

“唐姑娘抬举了,我这些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能猜到是何说法?”

唐一意的一双笑眼迎接着方姑探究的目光,穿透了方姑眼底的不安。她用汤匙从容地将碗中的莲藕汤搅动了几番,嘴上轻笑,道:“能有何神奇说法?不过是都道血色莲子滋味非凡罢了。”

闻言方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紧张而耸起的肩缓缓沉了下去。

“这血色莲子既滋味非凡,那阿意斗胆向方姑讨求些许尝尝,可好?”

方姑叹了一口气,道:“唐姑娘有所不知,无期荷花自颂亭死后已尽数枯萎了。”

“怎会如此?”

“颂亭生前于东海采集夜明珠时会将特殊淤泥带回,无期荷花靠这淤泥滋养才可维持生长,而自颂亭死后,再无人可采集夜明珠,亦无人可将淤泥带回。”提到李颂亭,方姑的神色又黯淡了几分。

“那这血色莲子便如此绝种了?”唐一意问道。

“是。”方姑回复道,不知不觉间将手从桌上垂下,探到了衣袖中。

“方才我入门时,你手中所持木盒盛着何物?”原先唐一意以为方姑要藏起来自然有不便示人的原因所在,可眼下细细回想盒中之物,反觉得她是在掩饰什么。

“何来木盒?”她在装傻充愣。

“方姑,你我并非一日相识,你应当清楚我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是绝无罢休的可能的。”

多年前她唐一意不过是一个躲在柳云关身后办事的小姑娘,未曾想几年未见,眼神却变得如此凌厉,当下她或真有那般本事,方姑不敢轻看她。

“是血色莲子。”方姑最终妥协,将衣袖中的木盒拿出,放在桌上。

木盒样式简单,不过巴掌大小。

唐一意拿过木盒,揭开了盖子,看到其中有几枚血色的莲子,她先将手在衣袖上来回擦了擦,才上手摸起了莲子。

莲子表面光滑,不同于昨夜在池塘中涂了染料那般粗糙,唐一意手上又施了点力,莲子应声裂开,露出了血色的中心,果真是血色莲子。

唐一意将木盒的盖子盖上,将木盒推向方姑,问道:“可还有其他的?”

方姑犹豫了一阵子,而后缓慢地摇着头。

“阿意绝非巧取豪夺之辈,此血色莲子既已绝种,我愿出三倍于寻常价格的银两收购。”

对面的柳云关起先默不作声地听着二人对话,如今听到唐一意如此豪气,手中的筷子一时拿不稳摔在了地上。

这么有钱啊。

“这不是银两的问题……”方姑面露难色。

“五倍。”唐一意势在必得。

柳云关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置信。

方姑无奈地耸了耸肩,将木盒收回衣袖中:“血色莲子有限,待我今夜挑灯清点一番,明日再商讨,如何?”

唐一意点点头,道:“一言为定。”

饭毕,两人道过别,唐一意和柳云关踏上了回客屋歇息的路。

“阿意,你说这血色莲子还剩多少呢?够不够入药?”柳云关观察四周无人,放心说起了话。

“不知。”藏书中所写,若血色莲子用于治愈失忆,需挑出莲心研磨成粉,这莲心只此小小一处,几枚莲子是远远不足的。

“只能等方姑明天清点完毕了。”

路旁满池的荷花在夜明珠的照样下清晰可见,一阵风拂过,带着满面清香扑面而来。

唐一意真有些乏了,只微微点了头,不再应付柳云关的话。

回到屋中之后唐一意将夜明珠用一层布蒙上,屋内陷入一片黑暗,而后她在床榻上躺了一会儿,很快进入了梦乡。

“快来人呀,府上走水了!”

约莫是在后半夜,唐一意被屋外嘈杂的人声搅醒,当即打起了精神起身,穿好衣裳之后提剑打开了房门,不远处的房屋着了火,冲天的火光比夜明珠还要刺眼百倍。

紧邻着柳云关的房屋一片漆黑,可门却是敞开着的,她不大放心,一面喊着“柳大哥”一面进了房屋,可屋内半天无人响应。

唐一意摸索着将夜明珠上蒙着的布掀开,屋内霎时大亮,柳云关并不在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