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走(二)(1 / 2)

门堂永远被这群表达欲旺盛的长老们弄得跟集市似的,说是长老其实也没多老,跟柳云关合力创办无度门,大多三四十岁而已,勉强算是年轻气盛,彼此间都不肯轻易认同对方的观点,往往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刚到走廊拐角柳云关远远地就听见嘈杂的人声了,他跟在唐一意身后小声嘀咕:“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卖菜呢。”

“若是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其实没什么区别。”唐一意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既然你也不喜欢那你就别去掺和了。”柳云关提出建议。

“那可不行。”唐一意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对上了柳云关好奇的目光,她接着说:“以你当下的形态,一个人进去怕是要吃亏。”

唐一意说完担心柳云关跟在身后随时会溜走,就和柳云关把位置换了,变成柳云关在前,唐一意在后。

“夏望县今年洪灾向无度门求助,为何我们不能直接将门中积蓄的粮食直接用于赈灾?”

“这点粮食还不够维持无度门上下几百号人一个月的吃食,怎能随意调用?”

“我昨日已查看门中账本,这些粮食吃半年绰绰有余。”

……

临近门堂,大家争吵的内容更加清晰了。

“阿嚏!”门堂里的点燃的香有些熏人,柳云关的鼻子一下子适应不了,重重打了一个喷嚏。

门堂里众人闻声转过身来,看到是来人是柳云关之后纷纷闭上了嘴巴,连忙走上前询问身体恢复的情况。

柳云关没矫情,摆了摆手示意身体已无大碍。

“柳门主你来得正好好,眼下我们正为一个问题苦恼。”门堂里有人率先将话题转了回去。

“要不要直接给夏望县粮食的事?”进门前柳云关已经听到了一些,大概知道他们在纠结的内容。

“正是,现下夏望县经受洪灾,朝廷赈灾粮迟迟不至,夏望县昨日已遣人前来请求帮助,事不宜迟,我们应当及时将粮食送达,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陈元路将夏望县求助的书信递给柳云关。

柳云关这两日还在习字,只认得信纸上笔画比较简单的几个字,他皱着眉头。

“那就听你的,赶快把粮食送去夏望县吧。”歪七扭八的字看得柳云关头疼,眼前这个人说得有点道理,干脆就按他说的办。

“不妥。”身后的唐一意一把夺过了柳云关手里的信。

众人看向唐一意。

“诸位还是应当对无度门认知清醒一些,柳门主最初成立无度门的目的是调和朝廷与地方百姓的关系,而不是充当朝廷的作用。朝廷既然有赈灾粮食,那我们该做的是查明粮食的进程,而非草率将门中的存粮外送。”唐一意分析道。

“唐姑娘,你让我们认清无度门成立的初衷,你亦应当认清自己的身份,无度门门堂议事唯有元老能参与,之前那次是柳门主伤势所迫,当下又是何意?”陈元路将矛头瞄准唐一意。

门堂的气氛凝固住了,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抓住对话的哪一点作为重点。

“我赞同阿意的做法。”柳云关表明了态度,打破僵局。这些天和唐一意相处的感受告诉他应该支持她。

陈元路抬起眼疑惑地看着柳云关。

“柳门主……”还有人有意见。

“还有意见就闭嘴,一人一句婆婆妈妈的,一群大男人连个简单的决定都做不了,还得是我开口。”柳云关叹着气摇了摇头。

几个还想开口的元老闻言默默将嘴巴闭了回去,随后对门中事务的议论一改柳云关进门时的盛气凌人,开始温和起来。

一旁的唐一意对一些门中的事务提出了见解,其间有几个人又想开口,都被柳云关瞪了回去。

柳云关出场效率确实高,他们争吵了好几日都没决定的事情,在今日全部解决了。

迈出门堂的那一瞬间唐一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还好有你在,他们从来听不进去我的意见。”

“早知道我一出场问题这么好解决,我就早点跟你过来了。”柳云关抿了抿嘴。

唐一意摇了摇头:“那不成,我不能总依靠着你。”

最好还是掌握好自己的话语权。

“对了,你在门堂从不喊我阿意的,下次注意点,别被他们看出来你记不住从前的事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