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口红效应(1 / 2)

《秒速五厘米》的发售时间比雨宫零预料地要早很多。

由于插画的绘制几乎与写作的时间相差无几,在敲定合同后,编辑部亦是对大河内一楼全程绿灯,等着看他的笑话。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不少书店里就更换了一批新的轻小说。

“雨宫君,这样真的不要紧吗?”

羽生香织看着书店里,目前还没有人购买的《秒速五厘米》颇为担心。

虽说插画师的报酬与轻小说的销量无关,但是《秒速五厘米》作为她插画师生涯的第一份工作,自然会比较在意。

原本羽生香织是想要和其他两人一起来观察销量,但是大河内一楼需要工作。

最后身边来的只有雨宫零了。

“嗯,吃章鱼烧吗?”

“雨宫君,就一点也不关注作品的销量吗?好歹也是你的处女作吧。”

“这个自然是要关注的,不过现在未免也太早了吧。”

这才是新书发售的第一天,雨宫零作为一个新人,没有笔名加持。

在这样情况下,一开始就大卖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雨宫零无奈地看了一眼羽生香织,用牙签串起一颗章鱼烧递到了对方的嘴边。

羽生香织不想吃,但是东西都被凑到嘴边了,章鱼烧散发的热气激发了其中的香味。

于是,她就很口嫌体正直地吃了一口,没想到竟然意外地好吃。

“这是什么?味道还不错。”

“章鱼烧啊,路边有很多店在卖,你难道是第一次吃?”

“以前家里人不让我吃路边的东西。”

以羽生香织曾经的家境,父母不允许吃路边摊实属正常。

家道中落后有些习惯也难以改过来,况且自己做饭比起在外面消费也便宜不少。

故而对于家政课上没提到的街边美食没什么概念。

如此想着,熟悉的香味再度袭来,羽生香织下意识就将其吃了下去,接着就对上了雨宫零的眼睛。

那种眼神就像是在给可爱的小动物投食一般。

“咳咳~雨宫君,你别岔开话题。”

“其实你不用担心书买不去的问题,毕竟真正的战场不在这里,而是在秋叶原。”

“秋叶原?”

羽生香织思索着这个地名,随即想起来是一条电器街的名字。

她想不明白,这样的一条街道,在雨宫零的眼中会成为主战场。

对于不太关注这些信息的羽生香织而言,不知道秋叶原的改变实属正常。

正如同她所想的那般,以前的秋叶原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电器街,但是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碎,各行各业都在走下坡路。

此时,人们会购买一些廉价的商品来满足心理上的慰藉。

这条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被提出被称作“口红效应”,而这种效应并不仅限于物质商品,一些文化娱乐产品同样如此。

动漫在这个时代,就成了不少日本人的“口红”。

秋叶原的转型与崛起,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如今的秋叶原已经转型,有不少御宅族在那里汇聚,他们才是轻小说的消费主力。”

“可是《秒速五厘米》的内容,与主流的轻小说并不相同。”

轻小说的目标用户是谁,羽生香织自然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