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最有素质的一集(1 / 2)

富士见书房,编辑部内。

大河内一楼看着手头磕磕绊绊才写完的《秒速五厘米》,将本该拿出的合同递了过去。

按照一般的轻小说签约流程。

作者应该直接将手稿寄到编辑部,经过编辑审核通过后,在会议上由主编拍板决定出版。

随后便是联系插画师、印刷厂以及线下的销售渠道。

没想到中间发生了那么多的变数,以至于插画都绘制了大半,才将这份合同给签上。

在大河内一楼感慨的时候,雨宫零正在认真观看手中的合同。

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况且是签合同这种大事。

等到雨宫零将合同的全部内容看完,确定没有诸如“卖身契”之类的条款后,他也对轻小说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轻小说作家而言,收入来源一般分为版税与授权。

版税的话顾名思义,就是每卖出一本轻小说,作者便能以一定的比例获取收益。

这个比例一般情况下是轻小说售价的10%。

目前市面上的轻小说售价没有一个标准,但是对于富士见书房这种背靠角川集团的出版社,在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议价权。

能够节约不少的成本。

故而,富士见书房的轻小说,售价一般维持在600円左右。

在这个年代属于是比较便宜的娱乐消费了。

根据这个比例,以后只要卖出一本《秒速五厘米》富士见书库就要给雨宫零60円的版税,细水长流之下其实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至于授权就涉及到漫画与动画的改变,以及一些周边产品的制作上。

对于并不想混迹轻小说行业的雨宫零而言,并不需要关心这些问题。

“零君,关于《秒速五厘米》的价格,我打算将其定在1000円。”

“1000円?”

雨宫零没想到大河内一楼竟然会定这样的一个价格。

虽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1000円和600円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同为富士见书房的轻小说就显得没什么竞争力了。

大河内一楼定这个价格,要么是觉得《秒速五厘米》没大卖的潜质,所以提高售价让雨宫零多得一点版税。

要么就是有别的销售策略,而根据之前大河内一楼的表现来看。

第二种的可能性更高。

“1000円的售价在轻小说中算高了,但是谁说《秒速五厘米》是轻小说了?”

随即,大河内一楼将自己想出来的“轻文学”概念给说了出来。

当初轻小说的诞生,便是迎合了年轻人,想要看一些能够轻松阅读的小说。

那么他们也能依葫芦画瓢,宣传《秒速五厘米》是能够轻松阅读的文学。

如今的市场上并没有这个概念,由他们提出来后,读者们势必会被其概念与售价所吸引,想要一探究竟。

一旦读者接受了轻文学的概念,那么1000円的售价就不算贵。

毕竟在《秒速五厘米》之前就没有一本轻文学,自然没有价格参考,就算价格比轻小说要贵,反对的声音也会小很多。

雨宫零听到这里,只能表示大河内一楼属实是一个天才。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轻文学这个概念的诞生都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