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Yellow(T3-7)(1 / 1)

“我对您这段时间的论述有些疑惑!您提到了许多理论,但我始终无法将它们串在一起,这其中就包括探索世界角落、交错点的阴谋、维度空间和您刚刚提起的那蓝蝶不可能的可能性。”

莫提这段话可谓是点透了克里斯托弗多年来未解开的心结,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一个共鸣,而莫提的到来,正是成为了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将日常生活中在常见不过的水来举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水对于人类乃至整个生灵而言简直是命脉的存在,没有它,地球之初也不会出现生命。在认知当中水滴永远拥有着光滑的一面,无论是水龙头中最后一滴水,还是雨后清洗了屋檐落下的那滴,再或者是泪腺分泌出的水滴等等。在起初我甚至自大的认为,我可以借助任何工具来改变它的形状以及定义,但是我错了,把水滴无限放大后,它的平面一直没有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基础设定从被创造的那一刻起就是无法修改的了。

这就好比我提出的交错点的阴谋一样,有些事情的好坏早就被定义了,而且是谁触发这场交错点在高纬度空间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它们或许像我们发动战争一样,只想看到结果。

通过在三维空间,本质不可改变为基础设定后,摧毁我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时间”,而时间是我们以现在的科技无法超越和掌控的存在。如果你熟读历史记载,你会发现,所有的文明进步都是由灾难导致的,这就像一位生活在祥和小镇的警察,因为人人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的发生,他大脑的进步始终无法跨越那道鸿沟,而如果有一天,在未知的时间里、未知的高智商凶手突然在镇子上作祟,那位警察先生才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接受、分析、做出相应的对策,这才是进步的突破口。

我们把故事在往前推一推,你会发现,即使你如何改变,总会有更棘手的问题出现,而这其中的根本与水滴一致,早就被基础设定绑在了一起。

时间是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的上演,就像一场永远不会散去的话剧表演,刚开始的人物铺垫、剧情高潮、情节发展、结尾落幕,当观众散去,第二次的开幕演出又一次以相同的方式展现,而这就是被时间束缚的现象。

此刻我们可以大胆一些,将时间比作为一个循环“∞”,而循环的长度是无止境的,我们逃脱不了时间的基础设定,这其中也包括了分支在∞循环中的交错点。

“我们如何逃脱这场设定呢?”

“哈哈哈,你问的恰到好处。”

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肯定有我们还未探索到的神奇存在,我坚信那种神奇可以跨越维度,虽然几率极小,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就像这只蓝蝶一样不是吗?

听到这里莫提却表露出一脸疑惑地表情,克里斯托弗却极其淡定的肯定到。一个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没有道理,尽管你可以怀疑有人为的存在,但它发生了不是吗?而且也把信息传递给了我们不是吗?

滴答!滴答!滴答!克里斯托弗双手紧紧握住那一枚金色怀表,他双目紧盯秒针的转动,好似每动一下都牵动着他的命脉一般。咔嚓!时间差前后约30秒,还在可控制范围内,话音刚落,克里斯托弗拉着莫提驾驶车辆一路朝着事发地点赶去,而桌子上那块金色怀表的玻璃表层已破碎不堪。

莉利娅的死从表面看来,虽是一场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意外事件,但是在案子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诡异秘密。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案件摊开后经不起推敲,而盲目的妄下定论,是当地的警察犯下的最大错误。

经过多地审查报道,五名从中国而来的重案小组调查队已经抵达圣彼得堡,在重案小组大队长的叙述中,这次关于莉利娅的死亡案件与近十年所抓捕的嫌疑人犯罪手法极其相似,死亡的手法与莉利娅一致,可为什么得出此项结论呢?原来凶手所设计到的巧合性质杀人,就是通过一些市民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布下的局,从中通过大数据,把不同人的习性周期加以计算,从中获取一个较大的漏洞,通过这个漏洞无差别的杀人。

在案发现场,这个人的智商可谓是相当之高,他不仅可以做到不留任何蛛丝马迹,而且反侦察能力相当缜密。经过重案调查组队长叙述,可以保证这位凶手是中国人,但是性别与年龄、身高、体重,没有任何的详细信息,具体一些来讲,就是他们从来没有抓到过他,却始终能感知到他就在我们的周围。

“一方是意外死亡,一方却是他杀,但是对于凶手的特征又没有准确信息,中国调查组这次的到来不会令人当地警察怀疑水准吗?”

可正当莫提抱着重重怀疑跟进案件时,莉利娅的案件却有了新的进展。

经过详细调查得知。老妇人家中发现已经被因为爆炸,散落满地的可可饼,而可可饼的数量竟然达到惊人的十人饭量,可为什么独居老人在当天要做这么多可可饼呢?原来这里就要涉及到那位老夫人的好友老伯,在他的口述中所说,那天超市打折商品中有老妇人常年抽的香烟品牌,而也正是因为此事,他们之间做了一个小交易,他来购买香烟和打火机,老妇人则用可可饼作为感谢,但是老妇人因为患病,她总是忘记自己需要做多少可可饼,所以才导致在拿到打火机点香烟的时候,一直在重复去做,直到她再次患病发呆,忘记关掉天然气为止,而拿到老伯送的香烟和打火机,正是成为了点燃这个灾难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