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又有一项能力提高了26(2 / 2)

严所长同样很感慨,从科学诞生的那一刻,有关学术派和实践派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而因为名利的诱惑性大,所以有不少科研者热衷于发论文,获得各种奖项。

不过奋战在实际应用的同事们也很多,他们通过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推动了科研的发展。

“宇晨啊。”

老所长赏识地看着他,缓缓开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纯粹的科研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科研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作为过来人,我劝你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追求基础研究的深入,又关注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首先,要选择具有一定深度和前瞻性的方向。其次,研究方法要有创新性,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为实际问题寻找全新的解决方案。

周宇晨非常认真的听着:“我明白了,谢谢严老的指导,我听您的,以后在研究中更加注重平衡和创新。”

至此,本次聚餐是彻底圆满结束。

不过大家对周宇晨都很不舍,热情地邀请他有空常来,毕竟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共事,效果最好。

“好的,一定一定。”

在寒暄后,周宇晨就上了送他的专车,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系统面板,想看看今晚收获。

【主人:周宇晨】

【身份:西工大本科生】

【领悟力:81.5】

【创新力:61】

【实践力:113】

备注:同校学生为80分,教授112分,专家150分。

【体质:71,年轻力壮,及格60分,良好80】

【听劝值:41.5】

哇!这么多。

周宇晨觉得奇怪,立马在脑中计算了一下请教的人数,好像不对啊?

他连忙问系统原因,这一问不要紧,又发现了隐藏的福利。

原来听劝值并不是固定的每条0.5点,而是根据说话者的身份。

越权威,科研等级越高,那么采纳对方的意见后,所获得听劝值也高。

所以,光是严所长一个人就贡献了5个点。

看来以后还得跟专业人士请教啊!

但同学,朋友,网友的意见还得听,虽然单条点数不高,但胜在方便获得,积攒多了量也大。

周宇晨拿出33.5分配给领悟力,这回又有一项能力超越教授水平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们搭乘最早的航班返回西安。

办公室那边知道两人回来,安排了司机过来接。

在半路的时候,王教授先下车回家。

而当周宇晨回学校后,他刚踏进校园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怎么有股无声的肃穆?

沿途路上,看到的学生们,神情都是格外警惕,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日小。

不知是不是错觉,周宇晨甚至看几名黑衣人一闪而过。

带着疑惑,他回到502寝室,结果室友陈涛一见面就惊呼道:

“晨子,你可算回来了,你知道吗?咱们学校发生了一件大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