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一兆瓦激光器项目成功39(1 / 2)

说话的正是周宇晨,此刻他身处西南物理研究所里:“控制系统已经完成。”

“经检测没有任何问题,马上可以应用。”

“我现在带着项目组成员,在进行激光器的组装和调试,预计最快十天可以完成。”

“这么快?”

完全没心理准备的方校长,着实被惊到了:“按照这么算,放寒假前,这个项目就大功告成了?”

“对!”

“好好好,辛苦你了,学校和国家都会全力支持。”

因为现在处于重要收尾时期,所以简单汇报后,周宇晨就挂断电话,立刻投入项目中。

而这边。

方校长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转告给了领导。

“你们这是要么默默的没动静,要么直接就来个爆炸的讯息。”

虽然他不是科班出身,但常年在科技部任职,对前沿技术还是很熟知。

“嘿嘿嘿。”

方校长用手掩嘴笑:“我这也是属实没想到啊,这个年轻人的科研能力会如此强。”

“快跟我说说他的情况,刚上大三吗?”

现在对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非常好奇,甚至说是相当惊诧。

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竟然解决了教授和资深专家都没招的问题。

这怎么听起来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让人很难不怀疑。

不过,在听完方校长的详细讲述后,他心中只剩下震撼和庆幸。

“天才!千年难遇的天才!我们华夏要崛起了。”

向来波澜不惊的他,此刻神色激动:“此事重大,我得往上汇报。”

“这个周宇晨,在你们学校的级别要提到最高,必须破格对待,等同于一级教授。”

“还有激光器项目,马上提交资料申请专利,我会派人专门盯着此事,加速办理。”

“一定一定,我回去马上就办。”

方校长答应着:“领导要是没别的指示,我今晚就坐飞机去成都。”

“好,有进展随时报告。”

**********

西南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内。

周宇晨和王教授两人配合,正小心翼翼地对准做记号位置,放入激光器。

其他人也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把各个组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

因为是试验机,所以没有量产时的安装机,大部分组件只能手动来安装。

而激光器的组装和调试,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环,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

尤其是这种体型较大、工作原理复杂的激光器。

不过以周宇晨的能力水平,以及专业团队的丰富经验及工作效率,那必须要把时间提前。

再连续工作三天后,气体激光器组装完毕,记下来就是调试。

这个不能急,是一个逐步优化和调整性能的过程。

“报告周工,我正在仔细地校准校各个光学元件、调整光路以及调节能量输出等参数。”

“报告周工,直光阑调整完毕,确保激光能准确穿过。”

“报告周工,控制系统已完成十个模块的测试,预计明晚能完成。”

“报告周工,光束质量检测完毕,输出脉冲能量稳定。”

“报告周工,出错的偏震度和束阵度,已经调整好。”

………………

随着一声声汇报,激光器的完成进度也在加快。

这些工作至关重要,就是通过不断地进行测试和调整重,以确保激光器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