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能源问题36(2 / 2)

“干嘛要弄这么轻的设备啊?”

“鹰酱最先进的激光器至少也要700公斤。”

“而最初的那台YAL-1机载激光试验台,更是足足3吨重。”

“好难啊,院里的二级教授都想不出来,我们更没什么好办法。”

“可不是嘛,如果有,我们也保研申请教授了。”

“人家周工都能搞出一兆瓦激光器,咱们也不能落后,少抱怨多琢磨吧。”

………………

刘子宁非常能理解师傅的想法,之前在寝室的时候聊天提过。

如果能源系统可以重量轻,那么最后激光武器就可以实现机动化,别说是陆基,甚至可以装在战机或者武直上。

想到那种激光打爆无人机或飞行器的的画面。

刘子宁就感到热血澎拜,能参与这么牛的项目,真是太荣幸了。

因此,他除了自己思考方案外,也和室友们讨论。

现在三人建了单独的小群,就为了互助互帮,能尽快进步,不给师傅丢人。

“兄弟们,晚上你们有空没,7点寝室集合啊?”

“有,你是遇到啥难题了?”

“紧急的话,我晚上的公开课可以不上。”

“激光器能源输入的事,我有点思路,想让你们帮我参谋参谋是否可行。”

刘子宁完全可以直接去请教周宇晨,但他觉得不能遇事就问师傅,这显得自己很没用。

于是,三个臭皮匠凑到一起开始讨论,桌上放着小山般高的课本和资料。

他们从发动机,电池,到混合储能,几乎是现代的可用方法都想到了。

因为跟着周宇晨的缘故,现在大家的思维都比原来要灵活。

但设计新的轻能量输入系统,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三人每晚都提前回寝室商量。

就这样经过多次推演后,大家一致认为重点是电容。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造出超级电容,它重量轻、储存电量多、还可以反复多次充电。

不过这个在理论上容易,要实现的话难点很多。

主要涉及材料选择、电极设计和电介质优化,充放电循环寿命,系统集成等方面。

“我来帮你选电极材料。”

陈涛跃跃欲试道:“这是我的专长,咱们各自发挥优点,至少搞一个初步方案出来。”

“我负责能量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高家良也不甘示弱,现在就他还没有什么活干,真的是好像尽快参与。

夏教授那边,最后也确定了要做超级电容,这可以实现体积和重量最小化,如果能突破,那绝对可以达到周宇晨的目标。

现在两队人都在快马加鞭的行动着。

首先就是选定超级电容需要的特殊材料,这个材料应该具备高比表面积、低内部电阻、良好的电介质特性以及稳定的循环寿命。

夏教授经过研究以及查资料确定了碳纳米管,国外实验室已经有成功先例,虽然兔子家还没实现。

而刘子宁却觉得石墨烯更好。

意见不统一,最后当然是要看周宇晨怎么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