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师师能量非凡(1 / 1)

吴用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小乙所言不虚,我也有所耳闻,你那红颜知己李师师据传色艺俱佳,琴棋书画弹唱无所不通,甚而……果然能量非凡!咱们欲建大功业,少不得这奇女子鼎力相助啊……”

燕青道:“先生放心,师师虽是女儿身,却是知书达理,思想格局非同一般,称‘奇女子’实不为过。”

吴用道:“师师的身世缘由,小乙可否简介一二。”

燕青道:“师师的身世说来话长,婉转曲折。她本姓王,四岁时因父母双亡而流落街头,被一位李姓歌妓收养,于是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学习琴棋书画、歌舞侍人。多年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睹芳容。师师最擅长“小唱”,所唱多“长短句”,词曲音韵婉转,一唱三叹,引人入胜。”

“据我所知,追慕师师的文人雅士及贵公子中,不乏有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当今巨才高名之人。

“当年,师师豆蔻年华之际,年老望重已然八十余岁的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词云: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师师灵心慧质、能歌善舞,秦观文采风流、名动一方,交往频繁。秦观曾赠长短句《一丛花》: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晏几道曾作《生查子》长短句描写师师的姿容风貌,叹赏师师的美丽: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周邦彦初见师师,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一首《玉兰儿》,抒写对师师的初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他还曾至师师家,为赋《洛阳春》: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二人友谊深厚,非同一般。

“我与师师相识于偶然,后来彼此倾慕,也算是缘分吧。师师与我无话不谈,包括当今皇帝的交往,这里不便言说。望先生向大哥细陈利害,速行大事,勿失良机也。汴梁城破之际,便是我与师师相聚欢会之时。小乙与师师定不忘先生成全之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