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当为徐生记(1 / 2)

摆了摆手,让这位送信的仆役退下,在其退下后,邱长明看到徐安放下信来,眼神有些涣散,就开口轻声问询:“来自青安县的信,却是有什么急事?”

徐安低下头,稍微深吸了口气,醒了醒一下神后,他拍了拍额头,闭上眼睛道:“让我在好生想一想,却是有些醉了,脑子不灵醒,我需要在想一下,不然脑子很乱。”

“是不是要急着处理?若不是急着处理的事,或无法急着处理的事,那就权且先放下,休息一宿,等头脑灵醒了才能更好想对策。”

“…我是怕。”

“怕什么?”

没有立刻作答,徐安继续捂了捂额头,干脆转身进了房间。

邱长明也跟上。

都在一张桌前坐下,徐安将手中的信放在桌上。

看着那封信,邱长明就试探着问:“我可以看罢?”

徐安点头,摆手示意可以。

邱长明就不打扰他继续寻思,拿起那封信看了起来。

这么一看,却是明白了发生什么事。

信是由赵县令所写,传达的事是,梓娘及李阿木被吴神婆抓住,却是由于邱长明与赵县令谈及事情时,没有避开下人,致使事情传出,让在县令府上的吴神婆,知晓了梓娘向‘陈仲义’通风报信之事。

于是不甘抓不住陈仲义的吴神婆,心怀险恶的将梓娘及李阿木抓住。

正好吴神婆有驱除在青安县肆虐的妖邪之事,干脆就声称,逃出县令府上的妖邪以附体在这梓娘的身上,为了除去这妖邪,明日要当众在青安县作法,让这为祸人间的妖邪,彻底的歼灭!

说白了,就是要当众处刑。

县令对此也无法,毕竟吴神婆蛊惑人心,引得民情汹涌,大家都是愿意看到妖邪被作法行刑。

毕竟人情礼法自古以来就被视作立国之本。

民间本来就私刑泛滥,有些时候民意起来示众动刑,官府也不好插手甚至追究。

这是一种惯例,世人甚至都习以为常。

哪怕是有所不公,可赵县令说自己也真的无法。

当然,看到信中这番解释的邱长明也明白,这也和赵县令怕事不无关系,不敢轻易动这民意纠纷之事,本就是官府常态。加上事涉的吴神婆,居然还能牵扯到当今圣上,那他更加怕事了。

略过这没有营养的推脱之言,邱长明继续看着后续。

提到了,赵县令知道陈仲义重视那将被作法处刑的梓娘,所以才会特意写上这封信送来通知。

至于是怎么知道要联系张家?

却是邱长明与张家员外有旧并不是什么隐秘。

这年头行游之事,多是路程上托地方有关系之人接济。

按着这个思路,赵县令自然就试着联系张家,于是就送得信来。

将信放下,邱长明不由说道:“却是我行事不够周密,当时应该避开闲杂人等,不然也不会致使这样的事发生。”

“本是我的事,我亦也没有考虑到,又怎能怪责到你的身上?”

徐安摇摇头,目光定定的看着眼前桌面,视线时而涣散,时而凝聚。

这样一幅呆然的样子一会,他用手轻拍了两下桌面,声音像是含着什么问道:“你说我该不该前去?”

邱长明自然明白前去是去哪里。

他嘴唇抿了抿,还是开口:“前去必然是会危险的,也无有得力的帮手,张员外那里,顶多送我们过去,不敢作为臂助。毕竟那猖獗的吴神婆,实也有猖獗的资格,毕竟是联名奉承那花仙姑作法主的神婆了。”

就算对邱长明来说,这也非常的腥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