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相望不由人(1 / 2)

如今已彻底入了夜,窗外一片黑幕,房间内烛火闪烁,伴随着梓娘讲述完李阿木的那番事情,徐安眉头蹙起。

很快他看到梓娘忐忑内疚的模样,他又立刻眉头一松,轻笑宽慰道:“莫要太过心忧,如你所言,当时赵县令在场,我终究算是读书人,他应当会护着我。”

“可今时不同往日哩。”

梓娘却摇了摇头,接着就目光闪烁的幽幽看来。

她说:“吴神婆她如今亦不简单哩,傍上了京城那位花仙姑法主,还要在县令家驱邪,不懂的人家还真以为县令家撞了妖邪鬼祟,可懂的人知晓,这是吴神婆在拿县太爷作法哩。这等胆大包天的事情都敢做出来,而赵县令他居然也让着她作法,这定会让吴神婆愈加得意,本就胆大的她,兴许会愈加猖獗肆意哩。”

徐安闻言轻轻颔首,觉得言之有理。

又听梓娘续道:“赵县令本就对那吴神婆一再退让,既然已退哩那么多,那怕是会继续退下去哩。阿郎,这等公家官人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事情还关乎当今皇上,若是上面没有什么大变故,赵县令肯定是不敢轻易出头的哩。”

听得这番言语,徐安也再点头开口:“梓娘,你却是说得很有道理,这等事体讲得很是清楚明白。当初阿爹果然说得没错,若你是男儿身,你当是比我更适合读书上进。”

听得这话,梓娘柔柔的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那是阿爹谬赞哩,我哪是比阿郎你更适合读书?只是时有多想,才会多一番思虑,阿郎你莫要多想哩。”

“抱歉也就。”徐安摇了摇头,道歉一声。

这让梓娘愣了愣。

徐安下意识的手要一抬,可很快又想到,眼前的人以作他人妇,却是不能过于亲昵,那已是轻薄之举。

当然,他本身就不是那陈仲义。

心下一叹,他继续道着:“你也不要这般顾及于我,是我过去的错。当初阿爹说了那番话,让我对你心生嫉妒。你本是聪明伶俐,可为了迁就我,自那后就一直装作柔弱愚笨,事事顺我心意来,可平时处理事体,又细心得紧。梓娘,那都是过去了,现下在我面前,不用再那般委屈自己。”

默默的,她低下头,又默默地抬起头,脸上露出笑来,有些勉强。

她笑着笑着,眼中噙起了点泪,抬起手揩了揩。

“梓娘?”

徐安有些担忧的叫唤一声。

梓娘摇了摇头,笑道:“我是很高兴哩,阿郎你成哩这般贴心人儿。”

又摇了摇头,笑得眼儿眯弯的说:“可阿郎,事到如今为何还要说这些哩?你当是要明白哩,戏台上的唱角儿入了戏,就很难出得来哩。阿郎你现下便是这般看我,可别人不是。我家郎君,可无有阿郎你现在这般灵醒哩。”

“……李阿木非是良人。”

沉默一阵,徐安随即做出这番感慨。

梓娘却也摇了摇头的说:“阿木只是脑子不够灵醒,又倔,本是个好人家,心里也是真的念着我哩。舍了阿木这个郎君,又到哪里找到更好的良人哩?你也当是知道,嫁过人的小娘是很难在找到更好人家哩。当然,我这般说,也并不是在阿郎你面前装可怜,让阿郎你委屈自己,再去接纳我哩。就算阿郎你愿意,我亦不想毁弃如今的缘分哩,做人当是要自爱,阿木虽然愚钝了一些,可他终究是爱我哩,我也当是要爱他。”

言到此,梓娘欠身一礼,就转过身去,离开了这客栈房间。

随着门被阖上,徐安静立会儿,就凑到了窗户前,推开了贴纸的窗门。

可以看到外面,虽然黑了些,可大体还是能看到一些轮廓。

不久后,下面就有动静,却是梓娘走出了客栈,来到了街上后,她也抬头看去,看到某间开了的窗户那里,在其间烛光的映衬下,显得深邃的长影。

眼眉低垂,她默默的行去,向着来时的方向。

走着,突然落下雨来,正好打开带来的雨伞,继续行,渐行渐远...

“大梦醒时人以非,两相望来不由人,前途路幽何所往?彷徨不知何所归。心似乱絮颤如麻,理不清来叹不休,人生当知须敬畏,且迎风雨且慎行。”

一首发自感慨的诗句自然而然的说出口,说完徐安一愣,就笑了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