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迦太基围城战(二)2461(2 / 2)

尽管知道迦太基人特别喜欢夜袭,但是每当夜袭的时候总是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永远不知道他们会选择什么时辰、哪一天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前来袭击。照理讲这次夜袭是预料之中的,也做了准备的,可还是因为兵员素质的问题导致了不小的损失。亚历山大深感文化大同和训练的重要性。阿明塔斯看到亚历山大的表情,心里非常憋火,快被那些蠢货气死了。

缺少了投射武器的阻挠,迦太基人在白天冒着少数投石机的风险继续修复壁垒,填补了缺口,并建造了更多木制的塔楼作为远程攻击压制的平台。但马其顿士兵则再度建造了新的器械,并在城墙下堆砌了能让士兵登上墙头的土坡,还放火烧了几座迦太基人新建的木塔,守军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城墙。

接下来马其顿以攻占的码头地区为基地,再次向迦太基城发起了进攻。哈斯卓巴猜到了马其顿人会首先攻打矩形商港,于是点燃了港口周围的仓库。但这并没有什么作用,阿明塔斯亲自率领一支部队随着亚历山德的舰队趁夜潜入了迦太基军港内部,成功将其占领了。

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前313年夏末的某一天时,对迦太基的围困已经持续了3个月了。这一天,亚历山大下令,向这座饱受重创的城市及日益绝望的居民发起最后一击。

即便当迦太基的防御力量已经遭到严重削弱,守军也伤亡惨重,但是对于这座城市的进攻者而言,它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战。因为此时的迦太基,几乎已经全兵皆兵。

这座城市坐落在如今被称为突尼斯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建立在一座由一连串砂岩山丘构筑的半岛之上。在城市的东北和东南边界,两片狭窄的、翼状的土地向外延伸着,后一片土地几乎将海面一分为二,从而围出了一个巨大的渴湖,也就是今天的突尼斯湖。一排连绵而险峻的砂岩峭壁翼护着半岛北部地区,南面那片辽阔的沿海平原则为一系列坚固的城墙、壕沟和壁垒保护着。

这座城市靠海的一面有两座壮丽的海港,它们由一道城墙守护着。由于迦太基城内可供利用的生活空间长期不足,导致该地区的防御能力多少受到损伤。过去出于谨慎,城墙和最近的建筑之间需留出一段空隙。如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一排两排房屋拔地而起,一直延伸到海堤那头,填满了空隙。这给了意志坚定的攻城者可乘之机:他们可以用投射物来点燃那些房子,或先爬到房顶上,再攀上墙头。然而,城墙本身看上去仍是一道令人畏惧的屏障,筑就它的砂岩块中的一部分体积极为庞大,重量超过13吨。这些砂岩表面为白色的石膏所覆盖,石膏不仅可以保证石料免遭自然环境的侵蚀,还形成了这样的效果:每当船只驶入港口时,船上人抬头仰望,便能见到城墙的外表如大理石一般闪闪发亮,这使得它举世闻名。

两座港口一为商用、一为军用,它们屹立于斯,提醒着人们迦太基曾经拥有的名望:一个海上超级强权。方圆13公顷的土地上,布满了宏伟的人工建筑,构筑这一切需用人力挖掘约23.5万立方米的泥土。贸易港口为长方形,建有宽阔的码头和巨大的仓库,来自整个地中海世界和地中海以外世界的商品在这里装船、卸载。军港为圆形,它的室内船坞足以容纳至少200艘船,船只可以通过内设的斜坡从水中拖上岸或下水,是工程史上的杰作。现在船只无所事事地停在那里,因为马其顿人在多次进攻宣告失利之后,建起了一道防波堤,堵住了港口的出口,最终实现了对迦太基人的封锁。

由于迦太基与北非腹地之间的联系也被马其顿人切断,再也没有粮食能被运进城里,市民们都在忍饥挨饿。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垃圾收集工作也停滞了。在这座城市最后几天的艰难岁月里,唯一会被定期清理的垃圾似乎只有大批被饥荒、疾病夺去生命的人的尸体。迦太基灭亡在即,在这可怖的几天中,人们不再遵循细心照料死者的传统习俗,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尸体都被草草地丢进一些乱葬坑内,这些乱葬坑与他们生前居住的地方相隔不远。

当马其顿人最终发动攻势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迦太基指挥官哈斯卓巴确信战斗会在贸易港爆发,事实上此时因为迦太基人的口粮越来越少,且处在绝望的境地,涣散的军心和长久的饥饿使得抵抗十分无力,大不如前,造成阿明塔斯偷袭军港成功,以军港为跳板,当晚,马其顿人推进到了民用港口旁边的集市。马其顿军团迅速攻向迦太基人那举世闻名的城市广场和集市,并夺取了它的控制权。亚历山大命令自己的部下就在那里安营过夜,因为晚上巷战根本没法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