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与智者的交锋(2 / 2)

“吁——”众人听到此时,不禁都发出惊奇之声,谁都没有想过更没听说过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还有比马其顿帝国更大的国家,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另外除了欧罗巴、亚细亚、阿非利加,还有一个不亚于亚细亚大小的亚美利加洲。事实上,亚细亚的大小远远超乎你们的想象,它比欧罗巴要大4倍;阿非利加也非迦太基、毛里塔尼亚、努米底亚以及埃及那几个地区的大小,南边还有比这更大的地域没有被开发,它的总面积比欧罗巴还要大3倍。”

“吁——”又是一阵惊叹之声。

“你只是个孩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它们的准确性呢?”这时伊壁鸠鲁向亚历山大问道。

“我说的是事实,其实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腓尼基人就已经绕阿非利加洲航行了一圈了,他们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亚历山大边说边拿着手指在地上画,因为腓尼基人是沿海岸航行的,所以画出来的正好是非洲的地图轮廓。然后还在地图上方画了两个小圈,一个是塞浦路斯岛,另一个是克里特岛。跟他们一解释,众人大哗。

“如果你们想探究我所说的准确与否,恐怕也只有一个办法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亚历山大渐渐地把他们引入了自己设计的圈套。

“当然,我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我的任务就是要把亚里士多德的很多构想变成现实,把他未竟的研究项目完成,如果真像你那样说的,地球如此庞大,那我们的路还很长。”泰奥弗拉斯托斯感慨道,随即又疑问道:“不过我真的不敢想象,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孩子怎么能知道这么多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亚历山大故意卖了个关子,考考他们的智力。

“精辟,真是精辟啊!”伊庇鲁斯赞赏地说道,泰奥弗拉斯托斯也欣喜地笑着,斯特拉图若有所悟,只有阿里马斯还傻乎乎的不知所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的道路是如此的漫长,人的一生所能了解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我们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够有新的发现,超越了古人,哪怕是一点点,那也是进步,人类社会的文明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前仆后继,传承至今,我想大家一定都深有体会吧。”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学识和觉悟,老夫平生只敬佩一人,那就是和我亦师亦友的亚里士多德,我自认为我的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可今天见到你,我觉得我只是井底之蛙,我连一个小孩都不如。你说你刚才提的只是简单的问题,那你还有什么更加深奥的问题提出来呢?”

“不提啦不提啦!”说完,亚历山大转身准备走人。

“哎,别走啊!对了,应该是说我要向您请教问题才是啊!”

“哪里哪里,我学识有限,只是了解些皮毛,不过相信还是有不少是对您有用的,比如有关植物方面的,不过也不急于一时嘛,呵呵!”亚历山大知道泰奥弗拉斯托斯一直在研究植物学,所以故意提醒下他。

“哦!是吗?其实老夫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今天遇见小兄弟真是太好了,众神眷顾啊!我在植物方面的研究有不少疑问,正好可以请教你一下,还望不吝赐教啊!”泰奥弗拉斯托斯确实是佩服他了,那态度是恭敬得很哪!

“这说来话长,从何说起啊,我可能明天就要走了,恐怕没时间与您畅谈啦!”亚历山大很是遗憾地向泰奥弗拉斯托斯解释道。当然,这是故意的,这叫做欲擒故纵,老人大概是不会明白的了。

“啊!你说你就要走了,那,那——”老人吱吱唔唔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是啊!实不相瞒,我任务重大,没多少时间逗留,来此也是因为仰慕我父王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和您,所以来此,真好也碰到伊壁鸠鲁前辈,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说完又想走。

“你说你的父王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那你,你是——”

“不错,我就是马其顿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亚历山大大帝与巴克特利亚公主罗克珊娜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亚历山大说的铿锵有力,着实把几个人都吓到了。

注:

①伊壁鸠鲁(希腊文?π?κουρο?英文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