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动人心魄的隧道抢修(1 / 2)

线路这头正在扫尾浇筑的高架桥桥墩,即将架设的是经过怀新县城郊外的箱梁路面,另一头则是要沿着山腰路体穿过一条正在施工的岩土构层隧道,一直向前延伸连通到全溪市郊外的干道枢纽。

金桥镇地界的桥隧工程,正是眼前这条纵贯全国南北高速线大动脉在全溪市境内的控制性节点,不仅是环保投诉问题,其他任何负面事件或不利因素,都可能影响整个高速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高速沿线的环保督导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所以作为主抓全市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林副市长自然难辞其咎、一马当先地堵漏高速路施工全线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一项深刻入心的责任托付,更是事关自身职场工作的命运远途。

督查环保问题的副市长走后,刘金宁又马不停蹄回到春林养殖场的新建基地,发现李春林正找了村里的小包工头陈达聪和几个泥瓦匠师傅在加固猪舍和砌筑周边排污设施。三个人正坐在李春林砖瓦平房的办公室里聊天。

这是李春林新建养猪场的时候,专门建设的生活办公区,生活办公区有六间住房,三间办公室,配有餐厅厨房和卫生间。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三人聊天时桌上的烟灰缸里烟头丢了一大缸。见刘金宁进来,李春林也递来一支烟,刘金宁只放到鼻尖闻了闻又丢回到桌上,说,本来我就没这爱好,最近又考虑跟秀华要孩子,所以你这是神仙烟都不香了,我就来看看你们这羊啊猪的养的有没有费些心思。

李春林说,重新盘了这么大一个场子,敢不上心吗,另外又抓了几十头猪崽进来,想着也得找几个人来专门做喂养。

刘金宁说,你之前不是有专门雇请村里的人喂养吗,找他们不就行了,你这地方还能做饭能睡觉的,不是挺方便吗?李春林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照看的生猪数量多了,我还得多雇几个人,另外我跟新庆老弟也商量了,他的羊也得要找人专门喂养,所以我们准备一起聘人过来。

刘金宁讲,你这个主意很好啊,这就是合作共赢、积土成山、积流成河,我觉得你们俩个总算有汤良兵和刘富阳的开悟了,他们虽然几年里分分合合,但现在仍然紧锣密鼓地准备在水产养殖产业上大干一番。

听完刘金宁旁敲侧击的夸赞,李春林明显有些不服气,说,他们两个搞水产合作社就是城楼上挂肉,架子大,实际上没卵屁用?刘金宁知道两人属于典型的同行互轻思想,虽然同属于养殖产业,但在他们看来,和猪牛羊养殖相比,水产养殖就是小农经济,登不上现代养殖农业产业的大雅之堂。

刘金宁见他们没领会到自己的意思,也不知道是自己一直在背后出谋划策要搞大阵仗,便显得有些不为人解的闷闷不乐。他说,你俩不要有点小成绩就居功自傲,他们俩搞水产养殖也是有大规划的,到时候河堤修起来了,他们俩的鱼塘可要比你们的养殖场风光多了。

李春林和刘新庆这才意识到刘金宁刚才是在欲擒故纵地让他俩现原形,然后因势利导地打击一番他们的自满气焰。

刘金宁深刻地意识到,畜牧养殖也好,水产养殖也好,都是目前村里极为重要的农业产业,虽然有一定阶段的发展,但基础还很薄弱,要真正在金桥镇以及县域肉鱼市场形成一定竞争力,他们必须团结一致提升村里养殖产业的认准口碑

即便春林养殖场的生猪和刘新庆的山羊都是有市里的屠宰市场专门收购,但刘金宁的梦想是让村里的这些生态有机肉鱼可以直接走进大城市的生鲜超市、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对于李春林和刘新庆两人这种安于现状、易于自满,缺乏创新动力的农场管理心态,刘金宁自然要跳出来敲打一番。对于鱼塘的扩建工程,他心里的规划蓝图早已了然于心,只等马星河河堤同步开工,鱼塘扩建也能够同步开工。

刘金宁本想叫上李春林去养殖场周边转转,看看猪圈场地、生态环境、设施设备有没有什么问题查漏补缺一下,却突然接到李舒鹏火急火燎的一通电话,说让他赶紧组织十几个年轻力壮的人赶去高速隧道的施工现场协助透水抢修。

刘金宁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叫上还在喝茶的李春林和刘新庆两人开车往途经金桥镇的那段高速施工工地上赶,让刘新庆联系村里懂工程施工的年轻人到金星水库的水纹观测站集合,一边又立即让陈达聪和几个泥瓦匠师傅撂下手头的活一起赶过去。

半个小时的时间,十几个青壮年就齐刷刷地赶到了隧道施工现场的入口,刚好看到一拨十几个人穿着施工作业服、带着安全帽坐着两辆黄色工程车进去。应该是金桥镇金桥社区过来支援隧道透水事故的年轻人。

刘金宁站出来跟他们沟通问,要怎么配合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