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双份保障44(1 / 2)

黑夜里,离开29号地。

一名小伙伴提醒鲁伊安,“5天,800人送到昂狄死火山脚下,我们根本做不到。”

“如果做不到,”鲁伊安反驳小伙伴道,“新月人也就不会扶持我们,必须要拼一把。”

“三宝垄到处是洋人的眼线,”又一名小伙伴接话,“万一出事,会被吊死。”

“我手上有一个合适的背锅人,”鲁伊安知道危险,“如果出事,背锅人会主动承担一切。”

如此,另外三人点头同意,只要自己不会死就好。

送走土人,看似稳了,张景却从来不把希望放在一件事情上面。

天亮第二次实验改版的染色机缸。

结果不错,比第一次好用提升约20%,产量提升约30%,质量持平,工人数量持平。

“东家,”萧若兰兴奋低声道,“有十台这种机器,我们每天能染出超过8000米染色布;

每米染费0.15分,一天染费收入就是120元,保守按三分之一纯利计算,每天也有40元收入。”

每多人一年不吃不喝也存不到40元,一天40元收入,对张景个人来说是很满意的。

“老杨,”张景看向杨三喜,“照这个样子,先生产十台,标准化生产,不能出现配件不通用的情况。”

杨三喜道出困难,“寻找弹簧最佳配比的事情需要先放放。”

张景迟疑一下,他发现了,让杨三喜这个铁匠去研究弹簧,稍稍有些为难他,比较吃力。

但弹簧明显比染色机缸重要,理性告诉大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完全是临时行为,张景决定放弃染色,否则十台机器开起来会需要更多人手。

到时机器如果三天两头坏,杨三喜更没有精力探索弹簧铁水配比。

想到这里,张景点头道,“先制造十台出来。”

杨三喜应是执行。

车间门口,转身张景叫来杨花狗,“你去请郑老板过来,就说请他来看新机器。”

杨花狗叫上一个小伙伴,马上去执行。

郑奕住带着两个掌柜、郑钦阳,外加六名保镖,中午十二点到,吃过午饭之后参观生产。

水提前已经烧开,进布过程中,郑奕住看着机器问张景,“你想把它卖给我?”

“是的,”张景介绍道,“继糖王、米王之后,它会让您成为爪哇的染色大王。”

郑奕住不喜欢‘王’的称呼,眉头轻皱一下,张景注意到这个细节,马上改口,“它可以让您把染色布的价格打下来,让更多普通人,穿上质优价廉的衣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