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不与民争利(1 / 2)

类似迎接大人物,以郑奕住为首,众人翘首以盼,终于等来客人。

一名身高约1.8米,体重约180斤,宽头、大耳、大眼,身着丝绸长袍,平顶短发的中年男人率先走下船。

“黄兄,”郑奕住换上笑脸道,“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郑老弟,”黄吉福打招呼,“感谢你和弟妹,还有大伙来接我,太热情了。”

人群队伍后面,郑钦阳对张景小声嘀咕道,“黄吉福和他的家族是爪哇最大的庆国籍商人;

所有新人刚来爪哇时吃的每一顿免费饭,他家出钱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由其他庆国籍商会成员分摊。”

张景了解问,“他们做什么生意?”

“种植园、橡胶、百货、银行、当铺,不过...”郑钦阳话锋一转道,“他们家最赚钱是收税,几十年如一日,稳稳从洋人手里拿走多种基础税代收权。”

前面解释过,很多税、牌照营经权,每年刚开始的时候,洋人就从商人手里拿到了。

商人再自己组织力量到基层去收税,去除竞拍金额,多余的是利润。

大税种还好,比如矿税、造船税、烟税等等,跟普通人关系不大,直接从大商人手里收取。

基础税、小税种,跟普罗大众有关的税种,收起来挺得罪人,日积月累,土人越来越仇视庆国人。

黄家收的就是这种基础税。

最初的本意可能也是无奈,容易收的税种竟拍不过人家,只能竞拍收起来十分费力的基础税。

结果一干就是几十年,成了稳稳的赚钱机器。

有趣的是,黄家也知道这样做很得罪土人,为了平衡,从四十年前开始,以庆国人商会的名义,主动为爪哇引进更多庆国人。

但是张景一眼看出,这样做只是延缓土人对庆国人的仇恨,完全没有解决问题。

当洋人对爪哇统治力衰弱,或者出现什么重大变故的时候,洋人一定会把庆国人卖给土人泄愤,并以此巩固自己的殖民地位。

所以,一定要干掉黄家。

不担心其他庆国人接盘,包括郑奕住,大都能够看得清楚。

郑钦阳不知道张景良心超级凶,继续介绍道,“黄家老有钱了,我娘说他们家可能有5-6亿元的等值白银。”

“有没有搞错?”张景巨大诧异,缓缓回头看向郑钦阳,“自行车才6-7元一辆。”

1900年自行车是普通人的顶级奢侈品,郑钦阳了解市场道,“我娘说的,大概率不会错。”

“有钱,真有钱,”张景羡慕祝福道,“我爱黄老板,希望他平平安安。”

队伍前面,黄吉福还在众多商人一一打招呼,气氛颇为热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