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生意(1 / 2)

三宝垄这个时候是南亚的大城市之一。

目前主要的贸易活动有,大米、蔗糖、咖啡、香料、织布、染布、捕鱼、木材等等几个大类。

咖啡、香料不要想,那是鬼佬洋人的独家利益。

大米、蔗糖贸易有约70%属于庆国人,20%属于罗圈腿的新月人。

50%采矿业属于新月人,40%属于土人。

40%染布行业属于庆国人,20%染布属于克锡人,30%属于土人。

造船、染料行业,庆国人和新月人各种40%。

种植园、织布、捕鱼、木材等等行业由新月人、庆国人、克锡人、土人共同竞争,份额不分上下。

新月人特点比较明显,全部罗圈腿,矮个子,类似这个世界的日本人。

克锡人不太好理解,他们来自喜马拉雅山南边,有的裹头巾,有的皮肤黝黑,人分四等。

土人是指土著人,成分有点复杂。

面积类似前世日本的爪哇岛,此刻并非洋人的绝对天下,还有四个土著国家存在,他们一直在抵抗洋人的入侵,其中有两个国家已经抵抗十多年。

庆国人不提,和谐需要,反正张景是在来的船上剪掉的辫子,这如果还理解不了,也就没办法了。

分析这么多,张景想说的是,现存所有行业,几乎都被已有利益群体垄断。

也别想模仿那些闯南洋成功的前辈们,他们一般从小货郎、从摆摊开始,竞争反而更大。

如果想尽快崛起,只能进行发明创造,在别人模仿之前,把钱赚进来。

比如——印花。

前穿之前,张景在学校是专科学历,学的是印花设备设计,算是众多专科里的一根牛毛,比较小众。

因此,搞印花属于专业对口。

何况1900年只有染色和扎花两种染布工艺,印花还没有,靠它赚第一桶金,难度不大。

人多力量大,在靠近淡水小河边,大家使用砍刀,利用芭蕉叶和树枝,很快搭起来一个简易棚子。

在棚子下面埋锅做饭。

大锅米饭焖上、大块猪肉炖上、大块海鱼煮上,空气中很快传来阵阵诱人香气。

另一边,为张景办理土地手续的郑钦栋,暂时脱岗,转身找到家里长辈。

“钦栋来了,”坐在堂屋上首太师椅上,四十五岁的郑奕住问侄子,“今天休息?”

“大伯,我翘班来见您,”郑钦栋客气朝上首男人弯腰抱拳道,“两小时前,我遇到一个奇人,他一语道破洋人推行土地税的真实目标。”

“敛财而已,洋人的算计人尽皆知。”

“不一样,他把洋人敛财办法的精髓,一口气给说了出来....”郑钦栋用一分钟,把张景的原话复述一遍,“最后他得出结论,洋人明年或许会增加土地税,但不会逼死农民和种园主。”

听完,郑奕住变得不能淡定,身体微微前倾问,“你说的张景现在哪?”

“应该在24号地。”

身着青色长衫、留着短寸发型的郑奕住看向候在旁边的助理,语气不急不缓吩咐,“把张景的资料找给我。”

三十来岁的男性助理应是离开。

郑奕住重新看向侄子,“你回去继续上班,这也是为了家族,明白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