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农民的另外一条路32(2 / 2)

到了需要食用的时候,就用石碾将干地瓜片碾压成小颗粒煮成地瓜饭,此外也可以到村里的磨坊里磨成地瓜面,用来摊煎饼、蒸窝窝头——一直到80年代末期之前,在鲁南的很多地方,地瓜面煎饼还是农民的主食,一直到小麦的高产品种逐渐推广和普及开了,农民的主食才逐渐变成各类面粉制品,也包括以面粉为原料制作的煎饼。

大多数的地瓜被做成了便于长期储存的地瓜干,但大家也会预留一部分新鲜的地瓜放在地瓜窖里,这些储藏在深入地下七八米乃至十多米的地瓜窖的地瓜,除了一部分作为食用之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作为来年育秧的薯种。

从小就干农活的林建军对于地瓜育秧自然不陌生,育秧的时候,农民会起一个前低后高的育秧棚,育秧棚上面要覆盖塑料薄膜来提高棚内的温度,让秧苗在原本不适合的温度开始发育和生长。

那么给地瓜育秧是什么时候?

麦收之前。

那个时候的气温都到了十几度乃至20多度了,再加上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可以让育秧棚内的温度达到30多度,如此高的温度可以让秧苗快速生长。

等收了麦子之后,将麦田起垄做成用于种地瓜的地瓜垄,此时正好秧苗长成,就可以栽种地瓜秧苗了。

这些东西对于种了多年地的林建军来说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只是老三竟然准备在这个时候育苗、等冬天的时候出菜,能行吗?

他觉得林建国是在瞎折腾,想了想,他还是劝说道:“老三,咱们春天育秧的事后,气温可都已经十几二十度了,可从现在往后,气温越来越低,你搞这个蔬菜大棚能行吗?”

林建国知道自己的二哥是一片好心,也就耐心的给他解释:“二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冬季蔬菜大棚只是在原理上和咱们的地瓜育秧有些类似,实际上区别还是挺大的,此外也有专门的保温措施,和咱们春季的时候给地瓜育秧不是一回事。”

见老三坚持,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叹了口气道:“行吧,不过这么一个蔬菜大棚应该不便宜吧?为了吃那两口菜,至于么?”

林建国笑着摇头:“二哥,这可不只是两口菜的问题,我之前看的报纸,到了年前那会儿,咱们京城、沪城等大城市会有少量的新鲜反季节蔬菜供应,这些大棚里种出来的青菜,价格比肉都还要贵的多,我就寻思着,如果这玩意儿搞成了,咱家里也能多一点收入。”

青菜怎么可能比肉贵呢?

林建国的话给林建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啥?青菜比肉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