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盒子里的蚂蚁(2 / 2)

环境变化:卫星的高分辨率相机记录了事故后本田市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变化。图像显示,核电站周围的植被开始大面积枯萎,水体中出现异常的化学物质反应迹象,显示出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利用光学和热成像技术,卫星记录了本田市核电站发生事故后的大规模人员疏散活动。这些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撤离过程的急促、混乱与惨烈,显著反映了地面上的紧急状况。特别是在事故当天,通过动态跟踪技术,卫星持续监控到核电站人员的移动,观测到的热点异常突出,揭示了数以万计的人员在非常规的集群模式中徒步撤离,且没有明显的车辆支援或任何形式的援助。

本田市怪异的行动:卫星显示,在这数以万计撤离人员,即将接近本田市的时候,被十个快速移动的车辆,给带离了市区,车辆在引导撤离群体时形成了特定的路径,这些路径从本田市郊区往外扩散,仿佛本田市的人特别怕他们进入城市。

卫星图像记录了从本田市核电站到市区的撤离人群体活动,尽管这个群体活动频繁,但也是在最前面的车辆停止移动后,才观测到有限的核电站撤离群体进入本田市,而此时的本田市,早已经爆发了跟核电站撤离时候一样的急促,混乱,惨烈的事件,在事件平息后,所有本田市的市民,也变的跟核电站撤离人员一模一样的怪异,成群结队游荡到处游荡。

所有本田市以及核电站游荡的人员,并未大规模向外扩散,基本都活跃在本田市,核电站,本田市与核电站之间的郊区。

卫星观测主要提供宏观的视角,其数据更多是间接推断,例如通过分析群体的运动模式和速度异常可能推测出异常行为,但不足以提供直接的行为分析证据,更具体的证据,需要实地前往本田市调研跟观测,但,通过初步的分析,进入本田市以及本田市核电站,都有可能直接变的跟他们一样,这个风险是很可怕的,代表那边现在已经成为了生命的禁区。

随着一个个放发大特写的卫星监测视频在社交媒体和新闻网站上的快速传播,本田市的灾难事件迅速升温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起初,众多网民以娱乐的心态观看这些视频,大多数人甚至怀疑这些是某个生存游戏或者科幻电影的预告片,评论区充斥着对视频的讨论和赞赏。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包括卫星技术专家、军事分析家和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对视频内容进行技术性分析和解读,公众逐渐意识到这些恐怖场景竟是现实中的天皇帝国本田市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一认知的转变使得原本轻松的观看氛围瞬间被惊悚和不安所取代。

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由猜测和娱乐转向严肃和关切,全球媒体也开始竞相报道这一事件的每一个发展,尝试解读其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的国际影响。全球的目光紧紧聚焦在了这片可能已经变成地狱般景象的土地上,人们困惑、恐惧,同时急切地等待着更多的信息揭露,世界因此沸腾了。

随着本田市灾难的视频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炸性传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紧急召集成员国代表,开展了一场场紧急会议,旨在讨论如何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生化危机。此外,国际人权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也迅速作出响应,通过官方声明表达对事件的深切关注,并呼吁各国合作,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全球的主要新闻机构,投入重大资源准备进行深入报道。均被天皇帝国以军事管制的名义拦截了。

在持续增长的国际压力和公众舆论的双重夹击下,天皇帝国政府不得不正面回应这一危机。政府官员在一场全球直播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中承认,本田市确实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并公开向全球科学社区发出协助请求,希望能集结国际力量共同寻找解决灾难的办法。同时,政府承诺将对国际援助团队开放本田市,保证援助行动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在天皇帝国政府的呼吁下,一个由联合国卫生组织牵头的国际科学家团队以及维和部队迅速组建。这个团队包括来自联邦、联盟、欧罗洲、华夏等国家或者组织的病毒学家、生物安全专家、生命科学家等以及各国维和军队。他们将携带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武器装备前往本田市,进行实地的科研及调查。

同时,国际红十字会与无国界医生组织联合发起了大规模的医疗和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成千上万吨的援助物资通过海陆空三路被送往本田市周边地区,援助物资包括高效过滤呼吸器、防护服、消毒药品、便携式水净化系统和紧急食品供应。

在得到国际援助后,天皇帝国派遣多个工程队急速集结,前往本田市郊外搭建国际维和基地,队伍包括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后勤支持人员,他们的任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搭建一个高标准的国际维和基地,包括军事化管理的基地,高松坚固的围墙,钢制化的大门,多个隔离区和临时医疗中心,这些设施的设计和建设都要满足最严格的生物及生存安全需求,以应对可能来自本田市的可怕威胁,在工程队以及大型机械的高速运转中,维和基地慢慢的构建了起来,预计半个至一个月可以投入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