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省赛 31(2 / 2)

程锐志身体前倾,睁大了眼睛。

本来以为今年柳江也是陪跑,结果两个年轻的小将第一次试举都成功了,第二个上场的甚至一把成功75公斤。

简直带给了他太大的惊喜。

观众也突然爆发了掌声,搞的妙意还有点懵。

刚走下台就看到排在她后面的丁康康一直盯着她看,被她看到了也不避开,反而看着她挺兴奋:

“你还挺厉害的。”

妙意听出她的话语里是纯粹的赞赏,便也回了一个微笑。

“好好好!!!就这个状态保持住,抓举还有两把,咱们争取在你的强项上排第一进挺举!”

谢春少有这么紧张的时刻,刚才看妙意举的时候差点把手里的保温杯捏出一个凹陷。

下一个出场的丁康康举起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脚下似乎滑了一下,导致杠铃提前摔了下来,最后裁判判定为两盏红灯和一盏白灯,失败。

第一举成功以后,几乎所有参赛选手的心情都放松了不少,只除了第一举失败的霍香和丁康康。

接下来是第二举和第三举,第二第三举的试举规则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些变化,如果第二、三次试举重量相同,试举次数少的先举。如果试举次数也一样,则上次先举的仍先举。

妙意这次提了三公斤,报了78公斤。

杨婷芳报了73公斤,霍香和丁康康还是报了第一次试举失败的重量,张玲这次也报了78公斤,杨庆梅报了75公斤。

这次妙意是最后一个出场,谢春算了一下,目前霍香基本算是与奖牌无望。

除此之外的几个人,除了丁康康以外,抓举第一次试举全部都成功了。

在剩下成功的四个人里,杨庆梅的第一次试举看起来是最吃力的,就看她这次试举能否成功。

如果没有成功,那么杨婷芳可以争一下铜牌。

而妙意这次主要的对手还是张玲,78公斤并不是妙意的极限,谢春给妙意留了大概7公斤的余地,也就是说妙意要视第二把抓举的结果和第三把抓举其他竞争对手的预估来报出重量。

抓举是妙意的强项,如果能在这里就尽可能领先多一些,那么后续挺举的压力就会小一些,也能有更多的容错率。

定好第二把试举的重量稍作休息后,第二把试举也开始了。

这次妙意是最后一个出场,她有足够的时间来放松肌肉和休息。

第二把试举相比第一把能明显感觉到运动员们都放松了很多。

杨婷芳也逐渐适应了赛场的氛围,第二把上台的时候甚至给观众席发了个飞吻......

妙意能瞥到旁边的谢春眉头都跳了一下。

第二把除了杨庆梅失败了,其他人都成功了,妙意自己也完成的干脆漂亮。

第二把试举结束后,目前按照公斤数来排名分别是:第一名:张玲,妙意的78公斤,第二名:丁康康的76公斤,第三名:杨婷芳的73公斤,第四名:杨庆梅,霍香的70公斤。

第二次试举成绩出来,谢春很高兴。

第一次试举妙意游刃有余的发挥让昌口那边急了,让张玲在第二轮一下子涨了五公斤,不过这应该也不是她的最好水平,目前两人的公斤数一样,张玲如果第三轮尽全力和妙意搏,妙意不一定能顶住压力成功。

妙意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基本上就是85公斤左右,虽然比第二次试举的78公斤还多不少,但是谢春知道,张玲肯定还是要比妙意能举起的极限重量要多,85公斤的重量,妙意没有举起过几次,这个重量是很不稳定的。

这是客观因素,是无法绕开的不利因素。

但是张玲此刻肯定也在揣摩她们,妙意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小将,资料少得可怜,但从这两把无法准确判断她的极限在哪里。

王教练此时也和张玲坐在一起,和她商量着第三把试举要报的重量。

“我看就85,85很稳,那个小姑娘还很小,这个重量铁定不行的。”

张玲内心也很犹豫,没想到一个15岁的小姑娘竟然已经把她逼到不得不拿出全力比赛的程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次省赛固然重要,但是下个月就有国家队的选拔,如果在这里拿出全力,也就是87公斤,万一赢了就是皆大欢喜,如果输了不仅会失去这次的冠军,也会失去国家队选拔的资格。

最重要的是,她害怕受伤。

她已经18岁了,马上就要19岁了,这个年纪对举重运动员来说已经不小了,这次拼尽全力去冲自己的极限水平很难说是个什么结果。

如果受了伤,得了冠军,那么还是进不了国家队,可能会就此退役。

如果这次没有尽全力,拿个银牌,或许进入不了国家队,但是留在队里养个老还是没什么问题。

是拼尽全力进一步,还是保存实力,就在省队养老,她始终无法抉择。

这时候,霍香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她抬头看了一眼。

是了。

曾经打破过省纪录的天才,明星运动员。

拼尽全力去比赛,落了个一身伤病成绩下滑的结局。

也不知道她自己有没有怀疑过到底值不值得。

想到这里张玲已经默认就按照王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