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来 2(1 / 2)

妙意进门后顺便扫了一下院子,凭着记忆走回了朱妮儿的房间。

这个时代虽然农村的生活已经比刚建国的时候强了不少,但还是和城里的条件没法比,朱玉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朱妮儿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本来就不算大的院子里,硬生生给她在靠阴面用砖垒出一个单独的房间,用来给她学习休息,自己还是住着柴房改的土坯房。

朱妮儿房间不大,但是很干净整洁,被褥有几个补丁但是洗的干干净净,还有个单独的小衣柜,里面有一件和朱玉芬今天穿的同款红夹克,还有几件鲜艳的衣裳。

朱玉芬在穿衣服这方面眼光堪称是超前,她最爱的就是颜色鲜亮的衣服,尽管哪个年代农村的物资还不算丰富,大部分人的观念和喜好都还是偏向于穿着朴素,少见鲜艳,但她从来没有怕过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穿的鲜艳,哪怕有些衣服根本不衬她,每次都是穿着鲜艳的衣服走在路上,忙在田里。

这一穿着观直接也影响了朱妮儿,朱妮儿自小到大就没有穿过暗色衣服,衣柜里都是朱玉芬改的各种艳色的花衣裳。

窗边有个半新不旧的书桌,那是朱妮儿刚上学,朱玉芬让村头吴木匠给她做的,结实又漂亮,她用了好多年了,村里几乎没几个小孩有这样的书桌。

妙意走过去,桌上放了一个牛仔布的挎包,挎包很新,里面还有几本书。

打开挎包,挎包里有几本初中的教科书,还有几张有点皱皱巴巴的卷子。

妙意翻了翻新的跟刚发的语文数学书,又展开卷子仔细查看。

......

朱妮儿的成绩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差。

数学考了8分,语文考了14分。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确实不是学习的料。

朱妮儿不是不努力,小学的时候也认真学习过,每次别的同学都下课回家了,朱妮儿也不回去,就趴在课桌上一遍一遍的学习。

刚开始老师被她感动,还留下来单独辅导她,每次下课的时候还单独问她有什么不会的。

结果第一次考试以后,老师就迷惑了。

这孩子天天放学不走留在班里学习,平时也没少问问题,怎么考试成绩出来这么差?

朱妮儿也不明白,平时也没啥不会的,认真学习了以后,考试的时候总是出问题,看题就什么也不会了。

第一次、第二次的时候,朱玉芬到学校来还跟老师单独沟通过,老师也无计可施,这么好的学习态度,怎么会学不出来,即便找不出原因,双方也都在互相安慰,觉得孩子迟早能考出来,指不定是什么客观原因导致的呢。

第三次,一直到朱妮儿小学毕业,她每一科的成绩都没有超过60的,最好成绩58分。

时间长了,大家虽然还是很迷惑,但确实是无计可施,只能叹一声,可惜。

大概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有那样一个人,学习态度永远都是没问题,甚至于比一般人还要努力很多,但是考试成绩就是一般甚至于是差。

后来村里人也都知道了朱家那个丫头,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差的事。

朱妮儿自己也越来越自卑泄气,以至于上了初中都开始慢慢有点厌学情绪。

想到这里,妙意心里突然又否定了刚才回家路上预设的方案。

“学习是概率最大的那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天生我材必有用,朱妮儿你得换个跑道。”她一边翻着教科书,一边看了看这具身体壮实的小臂和身体,喃喃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