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不是那种人(1 / 2)

杨飞豪迈离开。

赵江川望着他的背影,深深抽了一口烟。

一万块什么概念?

这是个很难直接换算出来的单货币位。

中部农民家庭每个人有一亩三分地,如果按照一口四家算大概有五亩多地,每年种植两季,一季玉米,一季小麦,抛开种子,农药,化肥成本,大约可以收入一季粮食。

这是毛利润。

因为农耕投入并不是最大的支出,提留款才是,也就是所谓的公粮。

农民交公粮的比例通常在10%至30%之间,具体来说,公粮是收成的25%,而余粮是15%,总计40%,这意味着农民需要将他们总收成的40%无偿缴纳。

而这个百分之四十计算在只剩一季的毛利润里,占比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所以,农民家庭一年结束,净利润大约是单季百分之四十?

当然不是。

因为农作物产量并不固定,收入多寡大部分看天吃饭。

但公粮是固定的。

不论收成与否。

所以,农民家庭全年下来的真实收入最多可以达到六亩地,亩产八百斤,乘以百分之三十。

小麦价格大约七毛五分钱。

粮食卖掉折算成钱,一个农民四口之家,全年农作物净收入大概一千出头。

净收入,等于全年可支配收入,而支配,衣食住行,头疼脑热,加上孩子上学,老人养老,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

也因此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一天,都有学生因为家贫离开校园,尽管每一年的学杂费只有两百多块,但仍然超出了很多家庭的财政开支。

当然,要计算货币币值,肯定不能只计算农民家庭的农业收入。

全国农民家庭仅仅占比百分之六十,还有不少可以外出打工,如果是城镇家庭,全年可支配收入要高的多。以黄阳职工家庭为例,月薪大约在三百元左右,全年下来每个人有三千多元可支配收入。

如果可以去外地南方沿海务工,这个收入还可以翻几翻,一个泥瓦工,都可以拿到每天三十块的工资。

但不管怎么说。

一万块,在这个时代仍旧是一笔巨款。

夜色迷离。

一道火苗在六尺高的地方忽明忽暗。

赵江川吐了一口烟雾,计算着借到钱的概率有多大。

裁决之杖。

杨飞心里过意不去的情绪一眼可见。

那次爆了头盔,更加重了他心里的歉意之情。

一而再,再而三拒绝他请自己吃饭,又激起了少年人脸面的要强。

这些天又经常一起玩,不知不觉,他也有了兄弟的情感。

再想想姜若萱那一身价值不菲的行头,背着的香奈儿包包,宝马车钥匙,等等。

一万块,对于杨飞家,应该并不算什么大钱。

而且他父母离异,缺少关爱,这种人看似孤傲,实在孤单,最为重视感情。

自然容易骗。

借到钱的概率,应该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且,就算借不到一万,回头退而求其次打个折,那就九成九没问题。

至少这家伙那部诺基亚8800,新的都要八千块。

但投资铁律,必须规避风险。

鸡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所以,只要钱没有到手,就必须再备一条路子。

摸了摸兜里仅剩的十五块钱。

赵江川沉思片刻。

这点钱,想要在短时间内赚到一笔大钱,有点难。

收破烂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上高考,很多无用的书本学生们都在陆续往家拿,全校三千多高中生,一共四所学校,加起来差不多七千多毕业生,是个很庞大的数字。

如果可以收到这些书,就可以赚上一笔......

......

此时。

杨飞站在一家二手手机店门口。

脸上带着犹豫。

他摸了摸兜里的手机,最后一狠心,走进了店里。

“老板,收不收手机?”

“什么手机?拿来我看看。”

杨飞掏出手机。

对方接过,说道:“8800啊,刚买的吧,这也没毛病,怎么好好的要卖了?”

“有点急事。”杨飞肉痛说着。

老板看了一眼杨飞身上的行头,打量片刻说道:“想卖多少?”

“你开个价。”

“一千五。”

“我妈八千八给我买的,才用一个月,你给我一千五?”

“新的值八千八,但你用过就不是新的了。这样,如果你把包装拿过来,我给你两千。”

“太少了......”

“三千。你要是把发票也拿来,我给你三千。”

“你让我想想......”

杨飞拿回手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