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战线前移27(2 / 2)

“臣请前往!”熊谷元直当即站了出来。紧接着,松宫清广、香川荣久等也相继主动请缨,希望担任阵代或者军奉行,代替信重出阵。

“我意已决,”信重拒绝了众人的主动请战,并且解释道:“这天王山与国吉城隔椿峠相望,我就是要让国吉城里的军士看清楚,我,武田信重,跟他们一起坚守若狭国的门户,宁死不退。”

“主公,若是国吉城被攻克,天王山很有可能被快速包围,届时恐怕难以逃出生天。”山县秀政分析道:“依臣之见,主公还是待在三方城统筹全局更为妥帖,您若是不放心,臣愿意和盛信一同前去镇守天王山,若是支援国吉城不利,甘愿军法处置。”

“实不相瞒,来三方城之前,我先去了一趟国吉城,并且当面向栗屋源兵卫保证,我会亲自带兵前来支援他,我决不能做言而无信之人。”

信重此话一出,山县秀政瞬间惊讶道:“主公,国吉城周边形势甚为凶险,您实在不该舍身犯险,若是出了差池,您让我们这帮老臣如何向武田氏历代先祖交代。”

“我幸好去看了下,不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信重从身旁拿出了一幅国吉城的绳张图(类似城池结构布局图),这是临行前他专门问栗屋胜久讨要的。

信重将图展开,示意众人凑上前观看。众人看罢,无不啧啧称奇,一些擅长筑城的老臣也自愧不如:“能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将这座山城的防御建设得如此精巧,看来这源兵卫是有些才能的。”

“是啊,你看这曲轮沿着山脊建设,既参考了后濑山城,又没有完全模仿,那些土堀、支城也都依照地形精准修建,这筑城功夫着实了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即便是在筑城这一领域颇有建树的山县秀政看来,也不得不承认栗屋胜久这座城修建得极为巧妙。

“诸位,实话实说,这三方城比之国吉城,城防工事建设得如何?”信重问道。

也许是考虑熊谷一族的颜面,众人皆是默不作声,沉寂良久,倒是熊谷元直主动搭腔:

“主公,三方城虽然是我熊谷一族的居城,但平心而论,这防御工事做得确实没国吉城全面细致。况且,三方城位于山下台地上,海拔仅一百来米,地形优势更是比不过国吉城。”

“不仅如此,三方城虽然处于后方,可与国吉城一路上畅通无阻,一旦后者失守,朝仓军便可沿着丹后街道快速杀到城下。试想一下,国吉城都守不住,又怎能守住三方城?”

信重的话让众人一时语塞,最终还是山县秀政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最后一次尝试劝说道:“即便战场前移,死守国吉城,臣仍然建议主公坐镇三方城,两地之间交通顺畅,沟通起来也十分方便,实在没必要冲在最前面,恕老臣直言……您贵为一国之主,实在不该意气用事。”

“这不叫意气用事,”信重心意已决,但态度尽可能地和蔼且诚挚:

“兵贵神速,这一来一回都是时间,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况且,我也不是朝仓弹正,让宗滴老爷子那么大年纪还要披挂上阵。请你们相信,我绝不会拖诸位后腿的。”

“臣等绝无此意,谨遵主公军令!”山县秀政等人听到信重态度如此诚恳,便也识趣地找了个台阶,同意了信重在天王山设置本阵的计划。

评定过后,信重即命松宫清长率领两百人先行前往天王山修筑本阵。

次日清晨,武田军正式开拔,傍晚便抵达椿峠西侧谷地,搭建阵城,安营扎寨。

深夜,整个国吉城周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来自若狭各地的豪族、国人济济一堂,这场面就连山县秀政都不曾看过。

“大人,您说这场仗咱们能赢么?”巡防过程中,一名武士小心翼翼地问山县秀政。

“只要吾等齐心协力,那朝仓氏也非不可撼动。”山县秀政回答道。

“说句不切时宜的话,小人觉得主公还是太年轻气盛了,刚继任家督才几天,便要和朝仓家硬碰硬,有些不太切合实际。”

“昨日的军议,主公的表现确实有些年轻人的冲动,但今天我细细思考了下,他说的却颇有些道理,战术布置也甚为得当,有那么一瞬间,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元信公的身影……希望,他能继承我武田氏先祖的意志,成为恢复武田氏荣光的中兴之主。”

说着,山县秀政抬起头,仰望着不远处的天王山,只见夜空中繁星点点,山头上篝火点点,能想象得出军士们加班加点修筑工事的繁忙景象。

而国吉城的城主馆内,信重正和栗屋胜久、熊谷元直、山县盛信等正人因为是否要先发制人,发生着激烈的争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