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信任(2 / 2)

熊谷元直心想,这大概率是栗屋胜久借敌自重,通过渲染朝仓氏的入侵,来凸显自己和国吉城的重要性,使得熊谷氏一时间没有合适的理由将其赶走。

其三,熊谷氏的居城三方城,距离国吉城不足十里,一旦国吉城失守,三方城将立即承受来自朝仓军的猛攻。不过,三方城城池坚固,工事齐备,在国吉城建成之前,便曾多次成功抵挡朝仓氏的进攻,使其铩羽而归。

因此,相对于国吉城,熊谷元直对三方城还是十分放心的。他和熊谷一族都倾向于放弃国吉城和野战,而是在三方城与朝仓军进行拿手的笼城战,通过消磨对方士气逼迫其撤兵。

可奇怪的点就在这,从传回来的消息看,栗屋胜久决意死守国吉城,这似乎有意将战场从三方城迁移到国吉城。舍坚城而救危城,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是栗屋胜久和朝仓氏联合设计的一个圈套,为的就是将武田氏的援军引出三方城,转而利用人数和地形优势,通过野战将其消灭。

上述三条理由,使得熊谷元直强烈怀疑栗屋胜久传来消息的真实性,因此,他对信重建议道:“主公可休书一封,让源兵卫将军势撤至三方城,并将国吉城焚毁,我熊谷氏愿做先锋,在三方城和朝仓军好好较量一番。他若是不愿意撤兵,臣有理由怀疑朝仓军来袭之事有诈。”

“若是他肯撤兵呢?”信重反问道。

“他若是肯,那臣无话可说,熊谷一族愿意为此负责。”熊谷元直神情凝重地说道:“又不是没跟朝仓军较量过,我熊谷氏能应付得来。”

“熊谷一门的忠诚,我绝不怀疑。”信重对熊谷元直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和信任,可随即话锋一转:

“可我,也相信源兵卫。”

“主公!”熊谷元直一听,立马面露不悦:“源兵卫那小子,何德何能获得您的信任?臣实在想不通,况且他还是栗屋家的人……”

“正因为他叫栗屋胜久,我才信任他。”

信重言之凿凿,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个此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武士,在那个平行历史中,曾依靠国吉城抵挡朝仓军长达六年时间,即便最终武田氏末代当主向朝仓氏投降,他仍然死守国吉城,直到织田信长的到来。

只不过,因为历史的波动,朝仓氏的进攻从永禄六年(1563年)大幅提前了二十五年,守城的老将也“退化”成了如今不满而是年仅十八岁的年轻武者。

信重对栗屋胜久的忠诚没有怀疑,但却对此战取胜没有把握——此时的国吉城刚刚建成,防御体系远远不如历史上那么复杂和完备,栗屋胜久也只是未有寸功的半大小伙子,而非历史上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让他独自面对朝仓氏的大军,形势很有可能朝着不利于武田氏的方向发展。

“平次郎。”信重紧紧盯着熊谷元直,十分郑重地问道:“若是我执意相信源兵卫,执意要去救国吉城,你会怎么做?”

熊谷元直沉思片刻,将头撇到一侧,负气却又不乏恭敬地回答道:“主公愿意相信,那臣也愿意。可是……若他真做出对不起武田氏、对不起主公的事情,臣和熊谷一族也绝不会饶他。”

“哈哈!平次郎,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信重的脸色从阴转晴,面带笑意地对熊谷元直劝慰道:“你放心,我不会看错源兵卫的,正如我没有看错你一样。”

说罢,信重言归正传:“诸位大人,此战关系到武田氏、关系到若狭的生死存亡,还请大家畅所欲言,信重洗耳恭听。”

“主公,臣没什么想法,不管主公怎么安排,香川一族从命便是。”香川盛久率先站出来表态。

紧接着,松宫清长、平井利政等信重侧近家臣也都表态支持,见此情形,不少豪族和国人也随声附和。

可这并不是信重想看到的,他是真心实意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自己出谋划策,毕竟他事先也没想到朝仓氏会这么快对自己动手。

“主公,臣以为,虽说东西两路来袭,但还是要分清主次,各个击破。”

就在此时,山县盛信开口了,这个过继出去的兄长果真没让信重失望。

只听他仔细分析道:“若真如白井民部信中所言,丹波这次出兵,乃是守护代延永春信强压着各地豪族国人就范的,人心定然不齐,战力自然也存疑,并不是本家此次防御的重点;

而国吉城方面,源兵卫说,朝仓氏先是派遣使者劝降,劝降不成后才放狠话说要强攻。说明他们也担心强攻伤亡过大,内心没有十足把握。若是这时,我军调集大兵前往支援,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决绝姿态,是否能不战而让朝仓军望而却步?”

“绝无可能!”这时,一个众人熟悉的声音从走廊下传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