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51(2 / 2)

为了这五十两金子,蜻蛉很快探出了一个全新的版本。说这位诺护珍姑娘的确是世子从月令部寻得,但并非是从什么马贼手里救下来。这是四个影卫努力了七年才努力出的结果。

说珍姑娘乃是十五年前南冉国宫变之中唯一活下来的南冉先王遗珠。因是南冉孟氏之后,真名其实该叫孟珍。季世子将她带回来,为的是南冉古墓中所藏的集南冉整个部族千年智慧的南冉古书。

南冉人擅毒蛊之术,又擅奇门遁甲,故而在十五年前南冉政局飘摇时,那样好的时机之下,丽川王爷也没能将南冉收入彀中。但若能进入南冉古墓得到那些古书破译掉南冉的奇方奇术,大败南冉却是计日可待。

打开南冉古墓需要圣女之血,而南冉国的圣女,乃是天选。这便是季世子在孟珍身上花费如此多心血的缘由:南冉这一代的圣女,便是这位隐居月令部,化名诺护珍的孟珍公主。

而如今的南冉王自十五年前弑兄窃位后,也一直在寻找这位失踪的圣女。

讲完这个故事,蜻蛉替世子感叹了一句:幸好世子他抢先了一步。又发表了一下自己的预测:可见下一步世子他准备准备便要去探南冉古墓了。

蜻蛉一席话毕,成玉稍稍掩住了口,有些惊讶。为了五十两金子,蜻蛉她就把季世子给卖了,还卖得利利落落的,一丝犹疑都没有。她有些为蜻蛉感到担心:“你就不怕世子他知道了会削你么?”

蜻蛉点头回她:“是的,世事一向是这个道理,知道得越多,死得就越快,”幽幽看向成玉,“郡主此时和我知道得一般多了……”

成玉哭丧着脸:“我根本不想知道得这么多,我装什么都没有听见还来得及吗?”

蜻蛉噗嗤笑道:“郡主英明。”颇有深意道,“所以珍姑娘若是有一日挑衅郡主,郡主您也不要理她,您既知道世子在她身上花了多少心血,便该知道一旦您和珍姑娘争执起来,世子他为了他的大业和大局,便是郡主您有道理,他也是不会站在郡主您这头的。”她叹了口气,“世子他是做大事的世子。”

成玉怔了片刻,表示理解世子的事业心,也理解世子对孟珍的维护,还理解孟珍对她的轻视,但完全不能理解孟珍为什么会挑衅自己。

蜻蛉斟酌道:“难道郡主未看出来珍姑娘视郡主为劲敌么?”

成玉觉得奇了怪了她为什么要视自己为劲敌。

蜻蛉看着她非常发愁,好半天,怜惜地摸了摸她的头:“郡主不用理解为什么,听我的话就对了。”

成玉从未怀疑过蜻蛉的颖慧,也钦佩蜻蛉素来识人有道且有术。但蜻蛉对孟珍的那句预言,她却并未放在心上。直到四日后。

四日后的清晨,成玉斜倚在花园小亭中一张软榻里,头发束起,额前扎一条藏青护额,手里握一把泥金扇,和着面前红衣歌姬的唱词有一搭没一搭打拍子。

这几日天上落雨落得殷勤,她原本有些在后花园待不住了。寻常人可能觉得玩赏雨中娇花也是一种雅趣,但成玉踱步其间,打眼望去一院子都是被雨水浇得落魄的美人。蜻蛉在一旁感叹:“瞧这株四季海棠微雨中含羞带怯多么醉人……”成玉却只能瞧见几天的冷雨将一个橙衣美人打得都要厥过去了……她觉得只有苍天能明白她的苦。幸而蜻蛉自府中挑出个唱曲唱得好的歌姬陪她打发时间,并且她待的这个亭子周围也不种什么花花草草,她就在这个亭子里一待待了四天。

红衣歌姬弹着琵琶正唱到“琼花摧折,冷香尽谢,西风只向无情夜”,本该和她没什么交集的孟珍走了进来。

歌姬落音,成玉坐正了些笑问孟珍:“珍姑娘这是听怜音姐姐她歌声曼妙,故而也动了兴致到此一坐……”看孟珍笔直得跟株杨柳似地站她跟前,半途改口,“到此一站么?”

孟珍秀眉蹙起,冷冷看着她:“郡主是熙朝的郡主,却为何将低贱的伶人也唤做姐姐?”

成玉将扇子抵在额头前。她其实不仅将伶人唤做姐姐,她也将伺候她的侍女唤做姐姐,甚而平安城青楼里的小娘们,凡她见过的,她都叫过姐姐。姑娘们觉得她嘴甜,又难得是个一掷千金的败家子,因此都喜欢她,她从来没觉着这是个什么问题,头一回被人如此指责,一时间有点蒙。

孟珍继续道:“近一月来,我见郡主在此赏花观鸟,蓄禽垂钓,如今竟还同伶人厮混在一起,郡主便打算日日如此么?”

成玉觉得自己这样已算十二分修身养性了,须知她在平安城中要能做到如此,朱槿是要开心得每天烧高香的。她笑了笑,扬眉向孟珍:“我这样难道还不够好么?”

孟珍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遍,眼中浮现轻视意味,微微挑高了眉:“郡主想过这样的日子,便不应待在丽川王府中。丽川王府同京城中的王府别有不同,容不得一位富贵逍遥不解世事的郡主,郡主在此迟早要拖累世子,不如早一日回你的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