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准备工作(1 / 2)

第16天,清晨

雷明在一块大石板上又划下一道显眼的划痕,这样的划痕有16道,包括刚到来的那天也算进去了

随后,雷明把兰茗轩叫到身边,道:“你看看,这样的结构,大概就能支撑我们进行基础的金属铸造,”雷明一边说,一边在另一块石板上画出一个土高炉的大概造型,那是一个类似瓷瓶的结构,不过上边的口是收起来的,下边则有一个进风口,“这是主体,那些矿物就在这里边,首先这里需要很高的温度,假设那些矿石确实是铁,那么,就需要近上千度的高温,常规的泥塑是不行的”

雷明边说边抓起一把湖边的碎石土:“这样的就更不行了,落银原境内的银溪里应该会有粘性较高的泥土,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淤泥,但也不算,本身还是比较硬的,但是也不能算是陶土,当然,如果你运气好到能找到陶土,那就更好了”

“以我的运气,算了,你直接给我说说最低要求得了。”兰茗轩直接打断

“行吧,用那种有粘性的泥,然后你带回来就行,需要一个棚子遮雨,以防天气因素干扰,其次需要大量的碳,我们没有煤,目前也找不到,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碳……”雷明微微蹩起眉头

“碳的问题我和伊莎来吧,烧炭而已,这些小事我们还是可以处理的。”一边的萧梦纾一边走向两人一边说到

“不,碳的事情只能一个人来做,另一个要给兰茗轩打下手,那个,晴子也交给你,康匹斯会跟着扎莱耶夫往北继续探索和获取食物,我要去找找,看看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植物可以充当填充物,只是河泥是不够的,需要往里加入筋度高的植物,不仅可以帮助塑型,也能更好的维持高炉的结构”

“行,我大概明白你的思路了。”兰茗轩点头应允

“那我来烧炭吧,我们这些人也只有伊莎和新来的两位熟悉西南方的地形路线,兰茗轩这呆头鹅得有人带着。”萧梦纾皱了皱眉,说到

雷明不去理会兰茗轩的苦瓜脸,转头道:“另外,你把昨天处理好的那些肉条挂起来,熏制一下,虽然卖相可能会低一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熏肉干的保存时间显然更长,我们要提早为日后做打算,嗯……就是不知道……算了,没什么,你能做就做吧,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以后的日子还好不好过。”

“好。”

众人匆匆吃了早饭后便各自忙碌去了

兰茗轩倒是头疼了,两个妹子跟着他,他反而还得靠着伊莎带路,虽然只是需要沿着河流往下游走,但是路上时不时遇到的艰险路段都只能靠伊莎带路,然而,伊莎的汉语能力也就三岁小孩,晴子勉强还能听懂他说话,伊莎大半时间都在无奈的跟他俩对视,全靠手势和默契交流了

然而还有一件令兰茗轩头疼的,雷明说的轻松,挖符合要求的河泥带回去就行,可是怎么带回去可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问题,他们仨也就背了三个用藤条简单编织的背筐,兰茗轩也不确定雷明需要的那种泥土到底如何,搞不回来可就难受了

雷明在吃过食物后,在扎莱耶夫三人走前又做了一些安排,随后便独自一人进了山,目前来说,这座山上大多数都还算是比较熟悉的植物,雷明虽然是北星人,但也不是土生土长,他确实是北星本地人,他的父亲则是中部人,央省南方人士,是当初的“北漂一族”,后来在北星买了房子定居,再后来就结婚有了雷明,其实说起来和萧梦纾倒也算得上老乡,不过,他老家是在南扬,萧梦纾则是神都生人,说近也近,说远那也是真的远,除了同在央省,其他的真是毫无瓜葛

雷明回过老家多次,央省说是平原地区,倒也不算全是,南扬地势不算平坦,多山,父亲也是山沟里出来的人,雷明自然也多少进过山里,虽然称不上山里孩子,但对这些不算险峻的山峦还算熟悉,但是这里的气候比南扬更加湿润,要算的话,其实更偏向是鄂省,银山上竹子也不少,而且多是手臂粗的毛竹,只是对于目前的他们而言,工具简陋,难以利用罢了,竹子对于他们而言真的是不错的植物,可以做太多事情了

但是这里也很奇怪,竹子对土质还是有要求的,一般来说偏酸性的土壤是竹子最喜欢的,而且,以竹子的繁衍能力,要不了几年,这种生长迅速的毛竹就能占据整座山,可偏偏这里的竹子都是一簇一簇的,就像是人为栽种且精密控制过一般,偏偏周边土地还长了一些偏碱性的植物,不能说看上去怪异,至少也是会让生态学的研究员们钻研数年都难以出结果的那种诡异感

雷明没再去管其他,他在山里漫无目的的行走着,其实对他而言,他也需要去思考以后怎么安排,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萧梦纾、兰茗轩两人多数时候都是跟着他的指挥行动的,有自己的想法时也多数是提出意见,然后听他的安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