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危机近 47(1 / 2)

秦阎天资聪颖,自幼便有过目不忘之能。

若是寻常人有他一半的天赋,早就混得风生水起盛名满天下了。

然而因为秦阎懒,所以一直以来便没有什么人知晓他的天赋。

戍国的道法大会,几乎聚集了天下所有的修道之人,再加上背靠戍国皇室,但凡能在道法大会上表现优秀之人,未来便前程可期。

就算是不求功名,也还是可以捞到其他的好处。

万两黄金什么的,不过是噱头罢了,真正想要往上爬的人,根本就不在意那点黄白之物。

然而那一年的道法大会,尽管去了那么多赫赫有名之人,却没有谁能遮掩秦阎的半点光芒。

他过目不忘看书甚多,所以无论对方提什么观点,他都能淡然自如地反驳。

他想要拿第一的奖励,所以一改往日惫懒,使出浑身解数迎战。

最后,太子白黎问:“秦道长可信长生?可求长生?”

秦阎拈须微笑:“贫道信,但贫道不求。”

彼时还是稚嫩少年模样的白黎,眉梢轻挑,困惑道:“为何?”

道法大会开了整整一个月,秦阎从一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尽人皆知人人崇拜,连带着青云观都快被络绎不绝的香客踏平了。

所有人都在等秦阎的回答,甚至他们还想过他的答案该是如何的惊才绝艳。

他们想了那么多,却唯独没想到,秦阎只笑眯眯地应了句:“因为我懒,求长生太累了。死后自长眠,多惬意啊。”

可彼时但凡戍国之人,就没有谁不想长生的,因此并没有什么人相信秦阎的话。

如白黎这类心思深沉之辈,就更不相信了。

秦阎拿了道法大会的第一,但后续却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飞黄腾达走上人生的巅峰。

他拿了自己应得的奖励后,便回到青云观继续过他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悠闲日子。

可因为秦阎在道法大会上的表现实在太过优秀了,无论是皇室还是其他名门大派都想将他招到麾下。

求长生的路注定是艰难坎坷的,可有高人指点的话,这路说不定就能走得轻快一些。

白黎的谋士便对白黎说,太子殿下若真心想要招揽秦阎,可效仿三国时期的刘皇叔。昔年刘皇叔三顾茅庐诚心相邀,方才能请得诸葛先生出山相助,如今殿下若能屈尊去青云观请秦道长,一次不成,便多去几次,最终秦道长肯定能被殿下的真诚所打动的。

白黎自幼便被封为太子,虽表面看似彬彬有礼,但内里性子却十分狭隘骄傲,一听这话当场便黑了脸:“你的意思是让孤去那道观求他?”

谋士苦口婆心地劝道:“但凡高人都有傲气,非诚心诚意相请,否则无法打动。”

白黎终究还是将谋士的劝告听了进去。

可白黎这三天两头地驾到青云观,先不论外界如何议论纷纷说秦阎祖坟冒了青烟,就秦阎而言,那日子简直别提多糟心了。

以往他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怎么邋遢怎么来,但如今每每得知白黎会来,他都必须得和秦子暮一起打扫道观沐浴熏香,最关键的是,每次白黎来他还得用最好的茶点吃食招待。毕竟太子殿下身份贵重,总不能让他也啃一文钱一个的大烧饼吧。

如此一来,秦阎师徒二人因为整日操劳,迅速变得消瘦,就连先前好不容易赢来的万两黄金眼看都要花完了。

秦子暮既心疼银子,又费解自家师父为何不愿意答应白黎的相邀,对方来得越勤快就说明对师父越重视啊!

而对于秦子暮的困惑,秦阎只是摸着自己越发长的胡子,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你觉得师父像是懂长生求长生之人吗?”

秦子暮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要别人说你懒鬼成精,我是信的。”

秦阎抬手一巴掌,拍在了秦子暮的后脑勺上:“臭小子,怎么说话的?为师这是看淡红尘生死,自在无愧于心。人生在世不过须臾数十载,最重要的是什么?”

秦子暮懵懂抬头:“是什么?”

秦阎笑吟吟道:“当然是开心啊。无论高贵如帝王将相,还是普通如贩夫走卒,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觉得开心最重要。要是只因为选择的路看上去光鲜辉煌,然后违背本心去做决定,到了年华老去,应得之物皆得,却无半点喜悦,何苦来哉?”

秦子暮抓了抓头发,依旧有些茫然:“师父,你说这话,我怎么还是觉得有些听不懂呢?”

秦阎看着自己的傻徒儿,沉思片刻,又道:“说简单点,附近王家村里有个村民叫王二狗的,你知道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