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冤定罪 23(2 / 2)

在请姬焱重回军中的时候,姬朔本来已经做了无数的心理建设,一开始姬焱胜利的消息频频传回的时候,他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觉得有姬焱在就是好。

可渐渐地,当捷报传来得越来越多,其他国家来求和的也越来越多,辰国子民乃至天下百姓对姬焱就越为推崇,那些由战争胜利带来的喜悦,便逐渐被嫉妒、懊恼所替代。

尤其是当他将姬焱从战场前线召回,满城百姓都自发前去排队迎接姬焱的时候,姬朔便越发觉得这个往日怎么看怎么欢喜的兄弟,如今怎么看怎么碍眼。

而且姬焱是妖,银甲白马,熠熠风华一如当初;可是他的眼角却开始爬满皱纹,双鬓也生了白发。

姬朔不由得开始害怕,万一有一天他先老去,那些如此爱戴姬焱的辰国百姓,会不会废掉他的太子,万众一心地期盼姬焱上位。

这样的念头一旦在姬朔的心里产生,便如同梦魇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更何况如今危局已解,度过艰难时期的辰国如今正在逐步走向复苏和强大。

姬焱的存在、姬焱的光芒,彻底让所有人黯然失色,就连当今天子也无法比拟他的一分光辉。

有善于察言观色的佞臣见姬朔闷闷不乐,揣测出了天子的心病所在,便向姬朔建议道:“陛下,如今天下太平百姓都道是多亏了大将军,但以微臣看来,大将军眼下虽说功勋累累,但也确实有些功高震主之嫌。如今国内外皆只知辰国有战神姬焱,却没人记得辰国之主是陛下,更没人记得正是因为有陛下您慧眼识英雄,大将军才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抱负。”

姬朔长叹了口气:“可是如今大将军正值声名显赫之时,就算他要再度辞官,恐怕百官不允百姓不允啊。”

见姬朔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生气,佞臣便再接再厉道:“请问陛下,大将军他如今可还算忠?”

想到那个仅因为自己一句话,便再度披甲上阵奔赴危险前线的少年,姬朔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论忠诚,无人能比得过阿焱。”

佞臣又道:“如果说让陛下直接赐死大将军的话,大将军肯定不会反抗,但同时陛下阳春白雪一般的名声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洗不掉的污点,落下残害忠良的昏君之名。”

姬朔微微闭眸:“朕又何尝不知呢?”

这也是他事到如今不敢轻易对姬焱下手的根本原因,若说两人之间的感情,在很早之前便被嫉妒和时光给彻底磨灭了。

佞臣思量片刻,随即跪倒在地:“臣有一计可供陛下解围,但臣不敢说。”

姬朔抬眸看他:“何计?爱卿但讲无妨。”

夜风微凉,宫灯烛火忽明忽暗,佞臣的声音恍若带着某种魔力,勾起了帝王心中最隐秘的杀机。

他说:“陛下,但凡功高震主之人,最后所肖想的几乎都是天子之位。就算大将军他没有这个想法,但我们可以捏造证据……世间重罪,唯有谋反和叛国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到时候就算大将军曾经建立过何等耀眼的功勋,世人都只会认为他居心不良狼心狗肺。况且,大将军对您忠心耿耿,他明白陛下想杀他的意思后,恐怕也不会想要去解释翻身。到时候您再除掉大将军,顺天意应民心,而史书上也不会出现半点对您不利的说辞。”

姬朔沉默良久,方才露出了一抹嘲讽至极的笑:“如果朕当真把他人的忠诚能够利用到如此地步,那也算是千古第一昏庸之帝了。”

佞臣连连磕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是小人失言……”

然而他话还未说完,姬朔便接着道:“既然主意是你出的,具体的事情便由你去办吧。”

佞臣先是一愣,随后沉沉点头:“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姬焱不仅挡了皇帝的道,有他在一日,他们这些官员又何尝能有机会出头呢?

待佞臣走后,姬朔偏头看了看窗外。

漆黑一片的天空,再也看不见丝毫的星光。

就好像如今他的内心,已经染上了剧毒,早已再无半点纯白的善良。

姬焱平日里也不怎么和他人往来,除了上朝便是在府上练剑,表面看上去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弱点。

可姬焱有一个致命缺点,便是太容易相信旁人,且如果是认识的人需要帮助,他基本上都会义无反顾。

他身上找不出可以下手的地方,但若说要收买他身边的人做个伪证栽赃陷害他,那就太容易不过了。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有欲望,难免就会有弱点,有的人为名利,有的人为美色,有的人嗜书如痴,有的人喜好名剑武器……

只要能找准对方的喜好,对症下药,用对方需要的东西换取对方的刀戈相向,便会无往不利。

起初先是坊间有传言,姬焱跟子国有勾结,所以他一旦披甲上阵便会战无不胜,因为子国故意在战场上放水,目的便是,将姬焱的声名推向顶峰,这样姬焱才能掌握更多的权力,未来才能推翻天子,自立为帝。

甚至还有人说,姬焱会反叛,皆是因为不满当年心上人被陛下所夺,后来的辞官也是为了让众人放松警惕,但他心中一刻都未曾忘记复仇。这次趁着战乱,重掌军权,辰国怕是即将不稳啊。

然而对于这些谣言,姬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