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楚国经济和军事改革 172(1 / 2)

上。

陈烨突然之间将陈瑾瑜搂在怀里,嘴里的果茶度入她的嘴里,在她的肋下轻轻一抓,陈瑾瑜巧笑着被迫吞下了果茶。

“我再笨也不可能被人在短期内投两次药,你泡的茶自己喝了,好好睡,别老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听到没有。”陈烨弹了陈瑾瑜一个脑瓜崩就将她抱到她自己的床上,给她盖好被子就回到自己房里。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平价商店的粮油销售是有增无减,因为人流量实在太大,不得不增开七家店铺来分流。

百姓在食用了平价超市的大米之后都纷纷表示平价超市的米都是新米,没有发霉,没有杂质,没有砂子,连碎米都很少,不像那些黑心的米商掺沙子卖陈米和发霉的米。

而食用油更是芳香无比,特别是猪油最受百姓追捧,猪油在肉摊上的价格和肉价钱一致,但是在平价超市出售的成油的价格还不到猪肉价格的一半,猪油拌饭让百姓们都迷恋不已。

很快一些专家和懂行的人拿出在平价商店购买的成衣,鞋子和外国人在十里洋行里卖价极其昂贵的洋品牌的同类产品相比。

平价商店的产品无论是做工还是款式,颜色,品质都比洋品牌好但是价格还不到洋品牌的三分之一。

平价商场成为了物美价廉良心商品的代名词,专家学者们都为平价商店叫好,号召大家购买国货支持国货的。

也有百姓要求平价商店出售更多的商品,从五金产品到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机械,小家电等等。

陈煜代表平价商店说会考虑百姓们的想法,新的商品正在筹集中,欢迎民族资本家们入驻平价商店为百姓们提供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平价商店可以给民族资本家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生产资料贷款等优惠。

一时之间平价商店被评为中国最具有良心的商家。

无数的民族资本家带着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介绍信来找陈煜合作,陈煜也趁机挑选了一些品质好有发展前途的民族资本家作为合作伙伴。

很快就有很多的新的品种上架,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机器设备和农机产品。

很多的商家需要一些外国品牌才有的产品,他们纷纷在留言本上留言列明自己需要的产品,平价商店组织人手去国外代购。

平价商店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成为老百姓和民族资本家们的好管家。

苏州,南京,杭州,镇江,宁波,福州等地的百姓都纷纷坐船前来购买粮油或者批发粮食。

为期七天的试营业刚结束,十万吨粮食就销售一空,此外粮油,白糖,海鱼的销售量也都是上万吨。

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知道平商店的商品的性价比都非常高,无论是什么商品只要摆上去不出三天就会销售一空,平价商店几乎成了各地商品的批发中心。

英租界平价超市的火爆,每天都是日进斗金,那些加盟的店主们都坐不住了,要求他们的店面也能在十月初开业,这早开业一天就能多赚一天的钱,并要求准备大量的过年的物资。

春节是中洲最隆重的节日,中洲的百姓都喜欢将最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留在过年这一天。

在地球上,春节的礼品市场就高达数万亿,这个时代的百姓的购买力不如地球,但是消费都集中在春节期间。新年新气象,百姓将一年的好运都寄托在新年的时候。

百姓会给亲人特别是儿女购置新的衣服,新的鞋子,帽子,哪怕像牵着高利贷的杨白劳式的父母也会给给喜儿购买两尺红头绳。

陈烨不怕百姓没有钱购买,平价商店一千五百家店的运行最少需要招手十五到二十万人,鸟粪化肥也在各地铺开需要建立无数的仓库,用的最多的是运输工人,技术人员和培训人员,需要的人手更是高达数十万人。

此外就是平价商店需要几千种商品,这又是招聘大量的人手,平价商店和鸟粪化肥最少能给中洲带来几百万个工作岗位,光是工资支出就要上亿。

为了降低棉纺企业和百姓在粮食价格下跌中受到的影响,陈烨提高了对粗粮和土特产的价格,这个时代三斤粗粮才能换一斤细粮,粗粮如同红薯,玉米,土豆,黄豆,绿豆,南瓜都是百姓的主粮。

百姓吃红薯,土豆都没有取粉的习惯,陈烨要求百姓都取粉,并按照一斤粗粮换二斤半的细粮,一般的粗粮也都按一斤换两斤的方式收购。

淀粉,黄豆都是制造罐头的必须品,这个时代还没有专业的淀粉生产厂,都需要从百姓手里一点一点收购。

此外芝麻,干果,果脯都是制造各种糖果,饼干,甜食等副食品的必需材料。

欧洲人因为冬季漫长都需要用甜食来调节心情减少患抑郁症的几率,陈烨准备推出一些适合欧美人的糖果和饼干。而这个时代的中洲的百姓的农产品的价格都遭到严重打压,副食品的潜力也没有开发出来。

提高粗粮的价格也确实会给百姓创造巨大的收益,提高粮价才是对农民最大的帮助,什么扶助,补助都落不到农民的头上,那些负责处理补助的官吏们会层层盘剥,最后农民只是落了个补助的名头,实惠却一点都捞不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