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义父!52(2 / 2)

对于国际市场的片商来说,短片更像是一种“零花钱”,想要卖给电视台或者航空公司还是比较困难。

真正赚钱的,还得是大电影。

投资仅600万元的《三峡好人》靠版权费就收入4000万元,而成本4000万元的《山河故人》更是在上映前夕就通过海外版权销售收回了成本。

当然,有些人出口电影,靠的不是影片本身的质量,而是一些歪门邪道。

江浩自然不屑于这样。

不过今后,华语电影出口的价格会越来越低。

江浩记得有个印象深刻的报道。

资深海外版权销售人士当着记者面说道:“演员或者导演有国际知名度、影片类型比较热门或者话题度较高的华语片,在一些地区的全版权价格基本上也就5-10万欧元左右。”

过去这么多年,早已经不是《英雄》、《卧虎藏龙》、《霸王别姬》等华语片强势出海的时候了。

归根究底,拍电影想赚钱,还得靠票房。

只要票房够硬,版权也就绝对够硬。

江浩一下飞机,刚回到学校,就看到了关于自己报道。

“上戏新生江浩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版权得到众多国际片商争抢,交易额非常惊人,差点打破记录……”

江浩看见顿时笑了。

这帮媒体可真会吹。

也没办法,这样的效果才能引起更多民众的注意,至于他真的卖了多少钱,这些人要是知道的话,那才叫就见鬼了。

毕竟人家中影也不至于长个嘴巴到处乱讲。

不过这并不影响江浩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相比夺得评委会奖的张奇,他的相关更多,热度更高,毕竟是冠军嘛,人们向来只记注冠军,亚军的名字却没几个人关注。

唯一值得人关注点,就是“上戏学生包揽戛纳电影节前二”这种类似的新闻了。

估计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上戏都可以在中戏、北影面前得瑟一番了。

毕竟导演相关专业,可是上戏比较薄弱的一个地方。

国内的大部分短片赛道的奖项,都只能看着这两个学校疯抢,这次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

咱也不和你抢大学生电影展,咱直接去戛纳拿金棕榈了。

江浩一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给好朋友打个报平安的电话,就被冲进寝室的白晨博直接扑了上来。

“老江,义父!我是奉先啊!”

别问为什么白晨博这么激动。

这部片子,他有投资。

按照当初江浩和他谈下来的分成。

他能拿52万!

这可不是《负重前行》那种不痛不痒的小数目了,即便是对于这位富二代,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起码比得上他那大半辆敞篷宝马了。

没准儿还能回去向老爹邀功。

白晨博不激动才怪。

此时他心理只有一句话,从此以后将被他奉为人生格言,那就是——跟着江哥混,吃香的,喝辣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