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1036(1 / 2)

  苏屿答道:“20秒30。”

  这个数字一出,郑胜的声音都飙高了八度:“多少?!20秒30?!”

  郑胜的脑子里迅速地闪过了苏屿上个赛季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是世锦赛200米半决赛时的20秒21。

  那个美国队的小将,今年也才16岁,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已经刷到20秒30了……那岂不是跟苏屿上赛季的差距也已经不大了?!

  苏屿平静地点了点头,裴定山也是同样点头表示苏屿的回答是真的。

  他补充了一句:“因为小屿的缘故,所以我平时也会搜集他同年龄段选手的信息数据,也是在这个赛季才发现这个美国队的小将塔瓦里乌斯的。”

  听到裴定山的这个回答,郑胜沉默了两秒,摇头叹气:“……16岁20秒30啊。”

  说到这里,郑胜苦笑道:“这个赛季还没结束呢,不知道等赛季结束,这个塔瓦里乌斯会不会又刷出什么新的纪录来。”

  虽然塔瓦里乌斯截止目前为止并不能对苏屿造成特别大的威胁,但是面对着这种美国队里天才一茬一茬往外冒的架势,郑胜还是颇为无奈。

  “小裴教练啊,你说这美国队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天才的……”

  裴定山对于郑胜的这个疑问倒是十分淡定。

  “人种优势、科学训练体系优势、人才筛选体系优势。”

  虽然中国这里一直在不断地打破黄种人纪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黑人选手在短跑这个项目上确实有着巨大的种族天赋。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是黑人选手就能是短跑天才。

  事实上,有人做过研究,不同区域的黑人选手,基因天赋也有所不同,其实只要看各个大洲的短跑纪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非洲的100米短跑纪录都还没能够打开9秒80呢,这一次奥运之后,亚洲的100米短跑纪录在郑天锡的冲击下,都已经来到了9秒83。

  而北美洲的100米短跑纪录则是9秒58。

  所以,曾经有人探讨过,认为美国黑人所拥有的就是最擅长短跑的黑人基因。

  当然,基因的天赋传承并不是一切。

  在这种天赋基因的传承下,美国的短跑天才层出不穷可以理解,但是同时还需要辅以优秀的人才筛选体系和顶尖的科学训练体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