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167(1 / 2)

  用国家队这些教练的经验总结来说,PB归PB,常规成绩归常规成绩。

  通常来说,PB并不代表选手的硬实力,要看选手的硬实力,通常要看他的赛季平均成绩以及逆风或0风速下的成绩,在风速和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加持下,很有可能一个最好成绩能跑进10秒的选手,实际上他大部分的情况下,成绩能维持在10秒30左右就算是状态出色了。

  这些教练会对苏屿不放心,主要也是回顾了苏屿在u16基地赛和大奖赛分站赛上的成绩——没别的,实在是进步的幅度太大了,但是参赛的次数又太少了。

  从u16基地赛的预赛开始,到大奖赛分站赛最终决赛上的10秒41,苏屿两场比赛总计4轮赛事的成绩分别是11秒35、10秒93、10秒62和10秒41,如果再追溯到苏屿夏令营开营阶段和结营测试赛时的成绩的话,那时候的成绩又要更加离谱一些。

  两场前后间隔不超过1个月的赛事,一路上成绩从11秒35飙升到10秒41的全国前列水准!

  就算是火箭也没你这么能蹿的吧?

  当然,国家队的教练们肯定是认同苏屿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预赛与决赛的表现的,但是结合PB和个人硬实力的落差值,国家队内短跑组的教练中,还是有人认为,苏屿的常规实力应该更趋近于10秒62这个数值。

  ——同时,这些教练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他们是看过裴定山收集的苏屿的训练数据的,在苏屿的日常训练中,他的百米测试成绩基本稳定在10秒60左右,这更进一步让他们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裴定山没有继续解释更多——说得再多也不如让他们亲自看看苏屿的表现。

  此时此刻,苏屿已经在起跑线前做好了准备,现场负责发令的助理教练在给出‘各就位’的指令后,苏屿就迅速地绕到了自己的起跑器前,两手撑地,双腿快速地蹬踩到了自己的起跑器上,蹲踞在地,等待下一步的指令声。

  负责发令的助理教练在看到他做好准备之后,紧接着就是“预备”的指令声和‘砰’的一声发令枪响——测试开始了!

  测试场地外,叽咕直播的摄像师正在稳稳地捕捉着苏屿的测试镜头,而在现场观赛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则在苏屿起跑的那一瞬间,更加鲜明地感受到了苏屿在起跑阶段那快到离谱的听枪反应速度!

  其中,田汝辉下意识地找到现场的电子大屏看了一眼,然后就倒吸了一口气:“0.129秒,又进了0.13以内!”

  就不说别的了,这苏屿就听枪反应速度这一点上,这种反应速度的灵敏程度真的是已经到了完神乎其神的程度。

  而另一头儿,专注地在看着赛场上苏屿表现的周继明,心中则是另外的一种感慨——现场看这个小孩儿的比赛,真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赛道上,苏屿并不知道周围的这些人对他都是怎样的一种看法,他只是专注地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着,心中谨记着自己呼吸与步伐的节奏,哪怕在这一刻的赛场上,他没有更多其他的对手,但是在所有人所看不到的角度,他过去的每一次跑步都在他的脑海之中形成了惊人的影像——这些影像带着不同的节奏,与此刻的他在同一时间起跑,成为了他在赛场上此刻的对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