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72(1 / 2)

“各小组攀岩之前,一定要谨记两点。”

在B14区一处岩壁脚下,寒鸮教官再次叮嘱道:“在岩壁之上只有两种着力点,一为岩壁之间的缝隙,二是岩石表面的凸起,而天壁之上的落脚点同样只有两种,一种是天壁之间的裂隙,另一种是维修用的T字钢钉架。”

说话间反手掣出一物,正是一根粗若鹅卵、长达一米、中有铜质胀管的T字形钢钉架:“将此物锲入岩体之中,可以承重上万斤重量,大家一定要利用好各自手中的安全绳和绳上的锁扣,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团队和队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有志事竟成,加油!”

“这有何难?”

黄小由被分在第四小组,和鳗鲡在一组,此时斜睨着近乎垂直、且微微反倾的岩壁,满脸都是不屑表情:“这有手有脚不就行了,还用系安全绳?真特么多此一举,搞得跟串蚂蚱一样。”

“这个就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鳗鲡是第四小组的组长,此时正在仔细检查每一条安全绳连接处的锁扣:“这又好比打篮球,或是踢足球,上场比赛的队员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相互埋怨,互相指责,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优胜,我们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各组注意——全体注意——”

寒鸮教官高高举起手中的钢钉架,在他对面是一年级的二十四个小组,共计一百六十七名同学面对岩壁平行列队,每一个小组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各组预备——全体预备——”

寒鸮教官也只能说,这一刻非常之享受:“上!”

……

……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有何难?

岩壁是灰黑色的,背包是墨绿色的,一年级新生的背包重量只有二年级生的一半,但盔甲重量与其等同。也就是说人均背负着七八十斤的装备在攀岩,或说一只只甲壳虫经由石壁爬向洞顶,难度自是顶级,意外随时发生。好在岩壁之上多有缝隙,巨大的岩体间多有棱角突起,人人手可攀把,脚有支撑,是以初始攀爬阶段可说有惊无险,前二百米岩壁各组集体顺利通过。

攀至岩壁五百米之上才有T字钢钉架,而后三百米已呈现出明显的反倾角度,挑战难度骤然加大,各组开始真正发力。禽族的同学们指抓有如钢钩,兽族的同学们个个天生神力,虫族的同学们灵活调整身姿,而纯种的人族同学们亦不遑多让,或运内功襄助,或施术法为辅,总之大家各展绝学,大显神通。

奈何人力有时穷,攀至二百五十余米处,一位虫族女生尖叫一声,失手跌落。

好在她只坠下了十几米,其上安全绳瞬间绷直,一名强壮的兽族男生以一已之力承受了她的自由落体冲击力。

转瞬之间虫族女生已然找到落脚点,她感激地望过一眼,继续向上奋力攀爬。

她在队尾,实力最弱的组员一般都排置在队尾,最强的在中间。

一时失手勉强可救,难奈人有力竭之时,攀爬至三百余米处,又一组人险些翻车:“停、停!停止前进,爬不动鸟~~”

这是一名禽族小男生,同样吊车尾,有翅不能飞:“对不住了哥几个,我先缓口气,半分钟就行。”

“你说啥?你缓缓?”

本组中坚力量、排在队列中段的一名龙族猛将兄恨其不争,愤怒吼道:“给我滚上来,老子背你走,快!这是命令!”

小男生面红耳赤,啜嚅说道:“老大,这样不太好吧?”

“快上来,少废话!”

此事别无选择,真正安全的落脚点是在天壁之上,岩体之间的裂隙或是壁顶钢钉的把头,是以最初五百米的岩壁攀爬只能速战速决:“好吧。”

……

……

正所谓是万事开头难,前五百米的攀爬过程仍是有惊无险,一年级二十四个小组全部成功通过,没有一组被淘汰,这一成绩属实难得,或说开了一个好头。五百米不过是半公里,相对于三十公里的赛道来说不算什么,而有T字钢钉架锲入的落脚处那是相当稳固,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休憩,用安全绳把自己吊在钢钉的把头上,像是一块块正在风干的小鲜肉。

“上!”

正自呼哧带喘,猛听一声令下,第二批次各小组的老腊肉们熟门熟路攀上岩壁,人人迅捷无比,声势有若壁虎,以每秒三米的速度飞速攀援而上:“唰唰唰唰唰唰唰唰——”不愧是学长们,属实帅呆酷毙,小鲜肉们大惊失色,赶忙继续向上攀爬,好在已有钉把借力,一时也自爬得飞快:“哇靠,快跑!二年级的杀过来了,赶快进入天壁掩体!”

所谓天壁掩体,是指天壁之上的巨大裂隙,多半天然形成,大小深浅不一。

“一群废物。”

在距离攀岩出发点一千五百米处,黄小由蹲坐在一处裂隙的边角里,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简直都要无聊到都要睡着了:“森林里呀真热闹,乌龟兔子来赛跑,预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