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三场梦境38(1 / 2)

他拜访的这位老中医已经八十多岁了,由于精力不济,现在来找这位老中医看病的患者已经不太多了,不过听说早年在本地很有些名气的,甚至有省城的大人物用小轿车专门接他去看过病。

省城那么多名医,省城里的大人物却要找一个小地方的医生看病,说明这老中医应该对治疗一些特定的病情很有一手。

中医治疗理念虽然是整体观,理论上一个医生什么病都能治疗,但中医博大精深,现实中并不是一个医生擅长治疗所有的疾病。

总是有人擅长治疗这种病,有人擅长治疗那种病,还有医院里的专家名医在治疗某一种病情上也不敌一个民间大夫的,所以就传出了“高手在民间”的说法。

这种说法自然有其片面性,但“民间有高手”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民间中医对治疗某些地域性疾病就是很有一手,他们有的手里握有一定的偏方,对这些偏方治疗某种疾病的药量药效把握得相当精准,能见奇效,可以说真能气死名医。

所以,中医看病讲缘分,这也是一个事实。

章端和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中医聊了一上午,口头了解到的和捕捉意念了解到的加起来,很有感悟和收获。

因为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是老人所需要的,临走时他给老人家留了两千元作为酬谢。

接下来一连五天,章端整天泡在南药园里。

南药园是国家设在双纳市这边的南药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基地,始建于1959年,目前园内引种收集南药、民族药及其他药用植物1500多种。

其中包括阳春砂仁、胖大海、白豆蔻、檀香、龙血树、儿茶、肉桂、金鸡纳等三十多种名贵南药。

一连五天,章端连晚上都睡在跟拉好关系的药园看守人房里,白天不到五点就在药园里观察药株了,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去睡觉。

一整天一整天地泡在药园里,他不仅观察过每株药的形状和用药部位,有时还闭目坐在一些常用的重要药株边,放出神识感受其与天地之间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感受这些药材的真正性味功效。

可惜,时间还是太短,而且这些药株很多都是从别的地方移种而来,和其在原产地的性味功效已经有了差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一段也说明了药株移栽异地性味功效会发生改变的必然性。

而且,其实使药材药性功效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水土,还有气候,更有人工种植和野地自生的差别。

药材人工种植和野地自生之间的差异,即便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也是会有不小差异的。

野地生长的药材大多环境恶劣,药材内会滋生出各种对抗恶劣环境的要素成份,而这些要素成份就是很好的药性所在。

但人工种植环境较好,药材就不会滋生出这些要素成份了。

这其中的差别,凭借现代科技很多时候是检验不出来的,只有老医生和久病用惯某种药材的病人才能体会得出来。

幸好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东北一些地方种植林参会种植上就不再侍弄,任其自行生长。

这和恶劣环境中才能锻炼出人才来也有异曲同工的道理了。

在药园里泡到第五天晚上,柳艺芝给他打来电话,催他快点过去,那边已经等了几个文娱圈里人来找他推拿了,缠得她实在没办法了,让他自己回去看怎么处理。

当时已经晚上十点多,章端又在药园转着看完最后几十株药材,已经到了晚上一点多了,只能在药园里休息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他竟然再次附身小说主角张端阳,又做了一次相当清晰逼真的梦境。

这次触发梦境的原因,章端梦醒后分析,仍然是现实生活跟小说桥段有了高度重叠吻合。

他的小说里也有主角张端阳醉心考察药材的桥段。

所以章端这次就确定了,现实生活和小说桥段吻合,这就是小说梦境的最重要触发条件。

内视脑海内的面板,已经又有了一些变化。

姓名:章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