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挖空二毛89(1 / 2)

时间转眼间就到了89年,四年时间周传宗的企业布局越发完善。

汽车已经反超日本车企,成为世界第一的车企。

南美和东南亚的农业庄园,也都走上了正轨,实力可以说是第五大粮商。

中国的东北地区,周传宗的影响力更是空前绝后。

东北没有像前世一样衰落,反而在重工业上一骑绝尘。

慢慢追赶上了世界主流水平,虽然不算顶级,但是性价比很高。

因此迎来了大发展,许多国企倒闭后,精华都被周传宗收购了。

周传宗主要接收技术工人和房产地皮。

由于周传宗的企业纳税很多,这些下岗工人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安置。

纷纷投入第三产业或者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开始了全国买买买的阶段。

周传宗因为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接手了大量企业的地皮。

加上这时东北基本都是国企,私人房产不多,很快就协调好了。

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建设,和深圳比差了一点点。

主要是深圳是一张白纸,规划建设很容易,没有老旧建筑和历史建筑。

但是这四个副省级城市基建吊打其他城市,则是不成问题的。

很快就都变成了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

周传宗是直接把城市进行了整体规划,城市主干道都是双向12车道的马路。

马路底下是城市综合管廊,下水管道、电线、水管、煤气、电话线、有线电视等等都被转移到地下。

还预留改造升级空间,取消了市区的公交车,全都换成了高架有轨电车。

规划了几条东西快速路和南北快速路,并建有几条环城高速路。

由于当时东北的民营企业实力都很弱小。

根本没人和周传宗竞争,当地的建筑企业都是国企。

规划设计输给周传宗的公司,很正常,毕竟理念上差了几十年。

国内那时的设计考虑未来的发展还是太保守了。

而且过于节俭,习惯了精打细算。

岂不知越是精打细算,将来建了拆,拆了建,反反复复浪费的更多。

还不如一次到位,省时省力。

周传宗总包,设施基建一部分分给当地建筑国企,双方都很满意合作的结果。

全国人民从电视上看到东北城市F4的航拍镜头后,震惊的说不出来话。

东北F4的基建水平,看着比国外还好。

加上东北全国领先的教育水平,顶级专业大学也不少。

这时大学还是包分配工作的,就读东北的大学就成了首选。

毕竟户口问题还没有放开。

除了当兵,考学,单位调动,想要自由转移户口当时还是挺麻烦的。

而周传宗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需要的大学专业设置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但是现有大学的教育内容,跟不上,于是周传宗申请开办了第一所民营综合性大学。

周传宗的大学免学费、发伙食费、发校服。

只有一个要求,本科毕业后要在周传宗公司服务8年才能辞职,如不适应公司或者被辞,博士退则需偿还学费等费用。硕士则要服务12年,博士更是要服务18年。

当然终身制合同也是有的,但不是周传宗提的,是好多毕业学生提的。

这个年代好多人还是不习惯换工作,学生和家长总有好多人询问这个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