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移动电话70(1 / 2)

因为没有先例,周传宗就开始大把撒钱。

通过各种办法和立法委员结识,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

周传宗就开始向港府申请移动电话牌照。

怡和集团的电话公司,根本没把这个事情放在眼里。

因为美国摩托罗拉73年就研发出来移动电话,到现在也没有投入商用。

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下不来。

价格高昂,根本没有几个人用得起。

所以并未拼死阻挠,虽然也没少下小绊子,但是毕竟无伤大雅。

最后港府终于通过立法,授予周传宗的华通公司,香港唯一一块移动电话牌照。

周传宗说服港府的理由就是,香港太小了,铺设基站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果不能垄断,将无法收回成本进行后续的升级改造或维护。

这个理由其实就是扯淡,关键是利益输送到位了。

周传宗这种大水喉,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不趁机捞上一把,都对不起自己,加上廉政公署的成立,以后估计这种机会也不多了。

所以抓紧时间赚钱,成了这些想要移民的立法委员的共识。

毕竟都是从以前黑警时代过来的,谁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净。

现在虽然暂时没事,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哪天就凉了。

毕竟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如果向廉政公署主动交待会免责。

可是那些黑钱也要上缴的,他们一时也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即使拿出来也会肉疼不已。

莫不如装作没事,挣够钱就跑路。

于是周传宗就开始大规模的布设小灵通基站,周传宗研发的是500毫瓦的基站。

每500米布设一个基站就可以了,当然人口稠密的地区,密度更大。

基本只要港岛通电的地区都有假设基站。

电话号码采用九位数字,周传宗把各种靓号都扣了下来。

前期发售的机型都是大哥大,不为别的,要是直接拿出完全体,还怎么挣钱。

每隔一年发布一款新机型,年年割韭菜它不香吗?

后世的经验告诉周传宗,这种方式才是最赚钱的。

周传宗在港岛每个区都成立了一个手机专卖店。

实行实名制购买政策,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中心。

虽然现在能够起到的作用还不大。

但是周传宗起码掌握了有能力消费2万元一个大哥大的高消费人群数据和电话号码。

接着周传宗又跑去了澳门和新加坡成立了两家移动通讯公司。

这个时候世界各国政府还没有认识到移动通讯的厉害。

以为只是有钱人的玩具。

认为只要掌握了固话业务,就可以保障自己的通讯安全。

所以周传宗取得移动牌照的过程难度并不大。

接着是日本、韩国这边,不过周传宗是用美国公司的名义申请的。

谁让美国在这两个国家就是爹的存在。

接着用美国公司的名义,在台湾地区也成立了移动公司。

最后是欧洲地区,名义上这家美国公司和周传宗没有什么关系。

周传宗只是授权给这家公司在这些地区、国家的运营权。

最后在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前20的城市,开展第一批基站的建设。

周传宗在美国取得牌照的过程中,本以为会是困难重重。

没想到反而是最容易的一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