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事在人为70(1 / 2)

72事在人为2300字

谢韵和王焕说道,有时间我们去洛阳和晋阳走走罢,那里是北齐的故地

王焕道

晋阳是哪里?

谢韵道

是山西,本来在太原附近,后来被赵光义火烧水淹,然后毁掉勒,但是北宋也是因此后来轻易的被金军南下攻破勒,所以古人也说北宋自毁长城,和南朝宋檀道济骂刘义隆的话一致

刘义隆不仅杀了国之柱石功勋武将檀道济,也杀了一代名士谢灵运,还有辅佐他上位的三位功臣徐羡之,傅亮和谢晦

但是当时的统治者都是以为为子孙后世计,只可惜害了子孙后世的正是这些所谓的为子孙后世计

后来的太原是在新的位置上重建的,且街道都是丁字形,以抹杀王气,和原来的晋阳城不是一个地方,但是也因此,北宋阻截北方胡虏的咽喉不再,后来的金元清一再南下,问鼎中原

洛阳也曾经被毁坏数次,司马光就曾经写过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北魏入北齐的杨璇之曾经写过一本叫做洛阳伽蓝记,描述勒洛阳鼎盛时期寺院以及城市繁华的景象,不过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据说是与齐民要术和水经注并列为北朝三大奇书

王焕道

可以买一本来看看,但是北齐的首都不是邺城么?

谢韵道

首都是邺城没错,但是晋阳是尔朱荣和高欢的龙兴之地,所以是陪都,而且几代高齐的帝王都是在此登基称帝,所以当时是比邺城更为重要的北齐的别都,也是极为繁华的世界性都市,因为交通中外晋阳也是必经之地

唐高祖李渊也是在晋阳起兵,然后五代十国里面晋阳也是多个帝王的龙兴之地

王焕叹息道

古今兴废,弹指之间

谢韵道

相对于洛阳的几度兴衰,邺城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幸运勒,当时杨坚灭掉尉驰炯之后,看到邺城作为国都的曾经,担心日后再有叛乱发生,于是下令拆毁勒邺城,民众全部迁走,焚毁宫室民宅,一代帝都就此谢幕,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不再,现在连铜雀三台也找不到勒,只有一些土堆留下来,所谓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邺城也是后来多个帝都的蓝本,帝国都城中轴线规划由此而来

王焕道

可惜,可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代名城就此陨落,后世不复得见

谢韵道

但是杨坚也因此付出代价,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地正好就是北齐故地别都,晋阳,也算是一种快速的报复罢

所谓千防万防,真王不死,大概就是现在常常说的主角光环罢

王焕道

主角光环之说不可信,但是还是不能破坏城池,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结晶,几代人的努力经营,一方土地都有神灵庇佑,毁城即是毁坏那里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又怎么会得到上天的宽恕和民众的心呢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是再简单不过勒

谢韵道

不错,当时高欢也是因为下令拆毁洛阳的宫殿,然后把材料运到邺城和晋阳,又迁徙四十万居民世家大族到邺城,才导致洛阳的衰退和破烂不堪,致使北魏苦心经营百年之久的洛阳城一朝惨遭拆毁,这也是洛阳伽蓝记的由来的主要原因,作者十几年之后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就好像孟元老在北宋南渡之后回忆繁华的东京汴梁城而写东京梦华录一样,北宋的一位僧侣在汴京被劫掠之后的一场大雪里也曾经写过一篇纪念徽宗宣和时代艮岳的文章,同出一辙

世事浮华,如梦一场

轮回更替,交叠不休

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南梁名将陈庆之进到洛阳之后也曾经惊叹,

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可见洛阳当时虽然经过尔朱荣的摧残,在陈庆之的情况来看,还是非常值得惊叹的,让一向自诩为正统的南梁名将也能发出如此的慨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