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他的家族(1 / 2)

他的家族高氏,属于渤海高氏一脉,这一脉原是渤海世家。

沿着渤海西岸有一个渤海高氏世家,规模宏大,远的如北齐皇帝高欢、高洋等,唐朝时有高崇文将军等,到元朝时遍地开花,地方志记载了众多的“渤海侯”。

渤海高家以武功起家,其中一支居住在今天无棣县城附近的付高张村,该村原村名为幸礼村。该支兴起于金朝、元朝时期,有叫高轮的,官至沧州盐山县主簿。主簿是知县的佐贰官,该支高家由此步入仕宦行列。高轮之子高宪,曾经担任沧州孔目,属于高级吏员。

进入元朝时,高宪之子高璋,高璋之子高仁以战功获封,被封为“渤海郡侯”,并追封祖宗三代,高家一门由此跻身名门望族行列。

他们这一支追溯到了南宋时期,原来有弟兄仨从军因金国南侵大宋被迫随军南下,这弟兄仨带领部下来到青岛孤山一带,守护胶州湾并定居于此,以打渔种植为生,成为青岛最早的原始居民之一。

坐落在胶州湾东岸边的孤山自古以来一直战略要地,后来周边的村落的形成也是经过高氏兄弟同意的。

德占时期,孤山被德国人建成了炮台山。

1914年日倭人抢占了德占青岛,把孤山建成了战略仓库。现在是据说可以通往码头、沧口机场的油库。

1938年以后日倭人又强行征收了高氏孤山东面土地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战略基地即现在的潜艇学院旅及汽车营。

周边还有一个火车货运站—沙岭庄火车站。

其附近的胶州湾的海产品比较丰富,本地刀鱼、逛鱼、大头腥、小黑鱼、黄花鱼、蛤蜊、翅鲜、蛏子、海蜇、海星、海蛎子、海参、鲍鱼、本地利虾等。

因为沙岭庄火车站周边有不少重要的工厂,比如,从国棉一厂到国棉五厂,纺织机械厂、化工厂、三个印染厂等工业门类齐全发达;民国时期被称为“上青天”是因为当时青岛有九家棉纺厂,三家染厂,口碑极好,全国著名,因此,附近交通非常发达,四流南路、大沙路是QD市最早的道路,其中,大沙路的来历就是起始于大水清沟终于沙岭庄村(沙岭庄村因为青岛要建立大型化工厂,将沙岭庄村搬迁至两个地方,一个是盐滩村东南,后来叫沙岭庄新村,另一个是盐滩村东北,后来叫郑州路宿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