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功高盖主42(1 / 2)

同一个深夜,严奎也心绪难安。他与涂彦夺得了黑山矿,一鼓作气直扑天星国都城,势如破竹,灭了这个小国。

涂彦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场灭国之战速战速决,有效威慑了其他四国。那觉金国号令组建的乌金联盟顿时偃旗息鼓,没了动静。这些小国,真是靠打才能服!

他本以为立了大功一件,武帝封赏在即,谁知商国的黄门世家又出了事——黄家嫡女黄思思离奇失踪了!

武帝传来密旨,澜池太子求娶黄门嫡女黄思思,家主黄坤似也有此意。黄思思失踪,使这件事陷入停顿。武帝命严奎在武怀王抵达商国国都冠方城以前,务必赶在澜池帝国以前,与黄门世家斡旋。武怀王是武帝的皇长子,武帝的意思不言而喻,他必须尽全力为武怀王铺路。

黄门世家,天下最大的商贾名门,扎根在炎武、澜池和乌金国三界之间,他们将乌金从大陆西边的六国源源不断运往炎武、澜池和云朝,又在海陆之间建立了庞大的商贸版图,拥有最大的商队和最多的商船。这样的世家没有哪个国家不想拉拢,有了强盛的兵力征服世界,还得有财富的支撑运转,才能成为真正雄霸天下的霸主。

当年红袍军横扫大陆和离岛的时候,黄家很识趣地站在了炎武地一边,把嫡女许给了还是太子的武帝,成了如今尊贵的黄贵妃。但自从红袍军在仞岳山大伤元气之后,威慑力大不如前;再加上黄贵妃这么久的努力一直不见起色,武帝丝毫没有意愿将贵妃立后,还把武怀王发往边关,黄家,显然是动摇了。

哼,什么嫡女失踪,分明是黄坤担心武帝已经对贵妃厌倦,对黄门世家有所忌惮,无法在炎武帝国深耕权田,便开始在崛起的澜池帝国谋求新路!

严奎想着,冷笑了起来。

“哼,我若是黄坤,自然也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才是为商之道!”

不过,黄坤的如意算盘却不该打到武帝头上来!

严奎心中各种心思交织,思绪不由得漂远了。

武帝,一个天下人又惧又敬、视若至圣的一代神武大帝,在红袍军开拔前往仞岳山之前,竟单独召见自己,说了那样一番话。

十年前,武帝新君临朝不过几年,正是严奎与武超争夺红袍军主帅之位的好时机,他们无论在武功、资历、人脉上均不相上下,老臣守旧一派大多支持武超,而新锐革新一派大多支持严奎。严奎本来极有信心与武超一争,谁知眼看他要压过武超一头时,武帝一道圣旨,将他派往西域镇守三大边关,使得局势逆转。

他还清楚记得当时自己内心的绝望和不甘,但他更加记得他临行前武帝单独召见自己,对他说了两句话:“眼光放长些,今后重建红袍军还得需要你。不过,你的才智远在红袍军以外,朕会拭目以待!”

他当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以为是武帝为了支持武超而贬了自己,所以说些话安抚罢了。

直到红袍军精锐在仞岳山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他才惊出一身冷汗,明白了武帝话里的深意。

重建红袍军还得需要你……武帝早就知道红袍军是需要重建的,所以才把自己放去边关!他选择的不是武超,而是自己!

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武帝会选择自己?为什么武帝早就知道红袍军精锐会全军覆没?为什么明知有覆灭的危险还要派红袍军去仞岳山?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帝王选择了他,他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害怕。他有许多疑问,但不敢问,也不能问。武帝是一位深不可测的君主,也是无比冷血的君主!

武超没有死,但他脸上的伤足以说明仞岳山之战的可怕。

武帝将重建红袍军的事交给了武超,但他知道,武帝对他有更大的想法。

“你的才智远在红袍军以外,朕会拭目以待!”

既然帝王选择了他,他必须竭尽全力把该做的事做好,他的眼光如今已不在那一支红袍军身上了!

这一切,有一天都将是我的!

一只红脚夜鸦扑棱着翅膀落在严奎的窗楞上,好像非常熟悉他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叫。他解下夜鸦脚上的竹管,取出竹管里的小纸条。他将小纸条徐徐展开,上面只写了一个字:黄。

看来黄家的事是必须马上解决了。

他将纸条烧掉,转身去涂彦的将军府。

涂彦深夜还在书房处理公务,见严奎到来,赶紧起身相迎。

“严大人,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叨扰了,我明天一早必须出发去一趟商国,处理一件紧急的事。等我回来,会把玄门的玄鲁先生一同带回,好好探查黑山矿的情况。黑山矿顺利夺下,我已经启奏武帝陛下,这全是将军之功劳,想必封赏很快就会下来。”

“多谢大人!这次摘星城之战全靠大人运筹帷幄,我怎敢喧宾夺主,抢夺战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