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2)

湖边,从被黑暗填满的森林里缓缓走出一个披发少年。随着少年逐渐靠近湖畔,原本只是黑漆漆的森林,在那黑暗的缝隙里出现了一双双冒着光的眼睛,似乎在目送少年。

男孩在湖水旁止步,手掌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安静的湖水突然开始激烈地荡漾,泛起的波浪不断向少年打去却又在接近少年时向两侧打去。

不久,湖水平静下来,从蔚蓝色变为彩色。

“什么时候回来?”森林的另一边,一个声音直接传入了少年耳中。

少年回过头,不知道在看什么,随后面向湖面缓缓走入湖中,湖水将少年吞没,随后从幻彩变回蓝色。

空气安静许久后,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等你回来。”

姚北,慕思城。

如果有过往的路人抱着一股好奇心或是随性地沿着瀑布逆流而上,往上爬过一座山丘,在一处竹林里找到一处由白花和藤蔓拼出得小路,沿着它不断深入,进入一处洞穴,正常人眼里那只是一个不停滴水的小山洞,不过有一些人回在洞口敲两下,然后说一段听不清的口令,那洞穴便会冒出浓浓的白雾,此时你再进去,就会发现黑漆漆得洞面变成了一片广阔的洞天,而洞天中心的大山上是一处依山而建的豪华宅邸——姚北“杨”家。

在西边的一座亭楼里,摆放着杨家的诸多书籍读物,在角落里一个男孩正趴在某本书上呼呼大睡。

男孩留着一头金色的头发并且已经能扎起来了,也不知道是谁给他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不过很短就是了,而且现在已经被弄的一团糟了。

“半月,半月。”一位妇人温柔地叫唤着男孩的名字,缓缓走上了亭楼。

妇人皮肤白嫩,脸颊两处酒窝似乎隐隐泛红,全身上下都是一袭耀眼的红色,头上戴着金质的冠饰,眼角微微翘起的桃花眼搭配长长的睫毛,这个人气质十分好,不过身形却十分娇小。

妇人看见角落里杨半月又在睡大觉,不经宠溺地笑了笑,缓缓走近身,将杨半月轻轻拍醒。

“嗯啊?”杨半月半睡半醒地回应妇人的拍哄,直到看清来人才撒娇般地喊道:“娘。”

妇人名叫慕子宁,是慕思城城主慕尚的小女儿,后嫁入杨家。

杨半月喊完后,乖巧地站了起来,揉揉惺忪的眼睛让自己努力清醒。

慕子宁看着眼前小小的儿子,眼里又充满了宠溺,伸出手给儿子打理乱糟糟的头发,还不忘说:“让你爹看见了,绝对罚你抄书。”

“没事娘,我已经抄好了。”一听这话,杨半月瞬间来劲了,,自豪地讲出了自己敢睡觉的原因,还不忘向娘眨眨眼,好像在说:“你咋还不夸我啊?”

慕子宁听罢,伸手给杨半月脑壳上轻轻敲了一下,笑着说:“小混子。”

杨半月捂住被敲的脑壳,但表情全是乐,他知道娘有点夸他的意思在里面。

“走吧。”慕子宁牵起儿子的手,向楼下走去,“你爹找你呢。”

说起父亲,杨半月总有点怕他,因为他给自己的感觉很凶,还有点不讲道理,远远不如娘来的温柔,但是自己还是尽可能去顺从爹的想法,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不过无所谓啦,这样也很好。

穿过曲折的走廊,来到庭院,找到一处独立的塔型建筑,杨半月记得这里,杨家的宗祠。

慕子宁轻轻推开紧闭的门扉,房间里四面八方放着各个立牌中心处站着一个男人。

“爹。”杨半月悄悄躲到娘亲身后,弱弱地叫了一声。

身为家主的杨应转过身,看着母子二人,随后做了个“过来”的手势。慕子宁便牵着儿子走向前,杨半月偷瞄了一眼父亲,发现他神情不错,看样子没什么大事。想到这里杨半月也放松了不少。

杨应主动伸手将儿子拉到了自己身旁,开口说道:“儿子,你愿意练剑吗?”

“啊?”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杨半月一脸懵逼,他第一反应是自己好像才五岁还是六岁……

杨应没管儿子,自顾自说:“在这个世上,凡子求安定,高人求仙道。而仙道分门派,不算那些邪法魔教,大致能发三派——剑修、符修、灵修。剑修顾名思义就是练剑的,以剑锋破天道束缚以求长生登道,不过为了统一称呼,其余的武修都叫剑修;符修主要是研究符文,但可不只是你平时书里看的那些符纸,像是阵法,铭文等等都算是符修的范畴;而灵修是三派中门槛最高也是修道者最少的,而且当中的说法你爹我用语言也讲不清楚,大概是说灵修的人以天地灵气为引为伴,据说灵修很讲究先天天赋,咱慕思城虽然没有灵修,但我听说有些人天生会拥有一种唤为‘灵胎’的东西,有这个才可以选择灵修这条路,不过门槛高,成才的也少,所以基本上无人问津。我们杨家就是剑修世家,在你读书的亭楼里就藏了很多我们祖上留下的剑谱和记载一些关于剑修先辈的书籍。”

突如其来的的一番话对于杨半月来说信息量有点大了,不过倒不是不能理解,也很清楚父亲想说什么。

杨应蹲下身,摸着儿子的头说:“爹在你出生的时候,就请人看过,你体内有‘剑骨’,这是决定我们剑修上限的根基,而且你的剑骨是洪荒种的远古剑骨,属于一万个人里都出不了一个的那种,所以在你身上爹看到了很大的希望。”言语未尽,但杨半月知道爹还想说什么。

诉说完自己的期许后杨应又认真地说道:“但是爹还想说,虽然我们是剑修世家,但也出过符修的人才,虽然没有灵修的……爹是想说,爹不逼你练剑,你想选什么样的未来就选什么样的,练剑,写符都行,如果你不求仙道想当一个富家子弟咱家也养得起你。爹打你记事起,总是让你做些你不愿意的事,这一次你自己的人生大事,你自己选,如果以后你又想练剑了也是可以继续。爹说的,你明白吗?”

杨半月看着父亲盯着自己的样子,眼睛里充满了期盼和光彩。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答……

可是……如果父亲的愿望是让自己练剑的话——我愿意。

从自己点头的那一日起,杨半月便过上了与剑为伴的日子,平日里足不出户,专心练剑。他把阁楼里所有关于剑修的书拿了出来,还找了几本武侠话本,边练边幻想自己的大侠风采。

平日里他身边总会有两个身影相伴,一男一女。女的和慕子宁七分像,不过比慕子宁高出一个头左右,她叫杨若曦,是杨半月的大姐,而那个男人唤作齐司礼,是当年杨若曦外出游历后带回来的,样貌确实算得上帅气,平日都是一副书生打扮,但却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剑修。杨半月看得出来姐姐是想和那人结婚,不过父亲一直不点头但也没赶男人走,真是矛盾的举动。不过这不是他该操心的,反正齐司礼对自己很好。而且现在的齐司礼经常来指导杨半月练剑,给杨半月指出了许多改进的地方,至于杨若曦嘛,可能是来腻歪的吧。平日一大一小练习时,杨若曦就在一旁练字,搞点水果小吃什么的,一副贤妻样。

听家人说起过,姐姐好像是符修的,不过听说境界不高。

每日的时间,就在杨半月那一刺一划,一斩一劈,举手低眉间停留,杨半月有一种冲动,他感觉时间在故意为他停留,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鼓励自己练剑,他能感觉到剑刃划破空气时的微微凉风,突然觉得,似乎这样也不错。

“小半月,你觉得剑道的巅峰是什么?”偶然的闲暇,齐司礼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杨半月不清楚他想知道什么,但是依然兴冲冲地从一堆书本里熟练地拿出一本话本,翻开页面找到一幅画像,摊开给齐司礼看。

画上有一人踩在云端上,手握一柄长剑束于身后,长袍高靴,眼神里充满傲世。

看清那人特征后,齐司礼认出来了:“剑神——孟宁。”

他看向杨半月说:“你喜欢他啊?”

“他很帅不是吗?而且他可是剑神,剑修的最高境界自然非他莫属。不过,我要成为和他一样强的人。”

齐司礼不说话,自顾自地躺在了台阶上。

剑神孟宁,传说是天地间第一道剑气芒尘所化,借天地灵气修成人形后便漫步江湖。虽不知那孟宁为何管自己叫孟宁,但他确实干出过许多了不得的事,例如:荒古时期,南北两岸诞生了十二天骄。他们从小资质不凡,投身剑修,这十二位剑修,被人们赞为“南北十二仙”,在那个无人成神的年代,他们被人们视为最接近神的剑仙。而那孟宁,无名小卒的他,却胆敢手持一把钝剑,只身闯入南北各地的剑道圣地,要求问剑,随后十二剑仙无一例外皆被孟宁斩去灵剑,剑挑台下,一度惹得天下震惊。随后孟宁走南闯北,只找很有名的大剑修比试,而那时的人们,无一例外地全部败下阵来。直到孟宁自觉天下无人时,他招募所有被他打败的剑修到一处山头齐聚,随后当着诸多剑修的面,一步登天,两步化神,霎时人们头顶云层化为金色祥云,天边似有无数金色山峰冒出亮光。见此情景,人们还未反应过来,却只听那孟宁在云端大喊:“天宫神界,可有人敢来一试。”许久未有回音,而那孟宁也消失在了金色云层里。此后十年,在孟宁成神的地方诞生了无数剑修天才,那地方的云层直到现在仍是金光灿灿。有一句诗是后人写给他的——“剑挑南北十二仙,问剑天宫无人应。”

也难怪小半月喜欢这样的人,这种人的故事确实吸引人。

齐司礼抚摸小半月的头说:“不要成为下一个谁,你要做,就做比孟宁还强的人,做最好的杨半月”

杨半月被突如其来的一顿大道理灌得摸不着头脑。他觉得自己一辈子超越不了孟宁,不过他很喜欢齐司礼的这句话。

成为最好的杨半月。

小半月伸出两只小手抱住了齐司礼放在自己脑门上那只大手,憨憨地问:“那你呢,你曾经有没有想过要超越谁?”

“我吗?”被问到的齐司礼抬头看着天边,悄咪咪地俯到半月耳边说,“我当年最大的理想就是从家里逃走。”

“切。”半月不高兴地把齐司礼的手甩开,“不说就不说。”

齐司礼无言,只是傻傻地看向杨若曦,痴痴地笑。

今天的杨府格外不一样。全府上下挂灯结彩,走道铺满红地毯,全府上下从丫鬟到主人都打扮的十分隆重,杨府内外来了许多宾客,皆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也是平日里低调的杨府难得的招摇。

杨半月今天穿了身平日里不见的红袍子,是他娘自己做的,还在领口绣了两条金鲤鱼。慕子宁今天也穿得格外隆重,把往常不舍得穿的朱雀鸣朝衣穿了出来。就连一向低调惯的杨应也找了件红衣服穿着。

今天是齐司礼和杨若曦的婚礼,也不知道杨应是如何想通的,突然就点头答应了二人,这慕子宁就这一儿一女,好不容易盼出嫁一个当时就给高兴坏了,风风光光地给办了起来。不过说起来这齐司礼算是入赘,是不是应该改口叫成家啊?

总之今天是杨府平日里少有的热闹,杨半月兴冲冲地看着姐姐走向了齐司礼,感慨有情人终成眷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随着礼仪官开口说话,气氛被推向了高潮,人人都在等那句“夫妻对拜”,眼睛都看向了幸福的二人。

哗,哗哗——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最后的宣誓。人们看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从围墙外翻进来三人,统一的衣着,黑靴,红衣,黑官帽,腰间都配刀。

三人中有一人腰间挂牌,背后挂一筒管,显然是老大,那人出来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了各位,只是杨府的大门确实不好进。”

“阁下若是受邀大可走正门。”宾客间冒出了这么一句。

那老大模样的人没有搭理,从腰间筒管取出一卷绫纸就左手摊开,严肃地喊道:“督察司奉命捉拿,请各位配合。”

督察司?!

前来吃席的众人心里一惊,这可是国家的第二大执法机构,非是位极人臣根本无权调动,主要职务就是捉拿重犯,督察百官等等。在这世上,除了皇帝,没人愿意遇见督察司的人。

“敢问大人来捉谁?”杨应站了起来开口询问,但他心里已经开始捏汗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