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热情网吧与电竞事业(2 / 2)

电竞和体育赛事很相似,发展的好不好其实和土壤、环境有很大关系。

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比国内穷,人家凭什么能把足球踢的那么好?即便没钱,照样是世界杯常客。

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那里的人热爱这项运动,玩的人多,自然就有人玩的精,玩的精自然就有适合打职业的人脱颖而出……

在如今的国内,电竞行业的发展比起足球互有优劣。

足球是太功利化,好高骛远,为了在国际上挣面子而参与,反而背离了运动的初衷,但至少是个正面的事物;

电竞是普及度高,青少年电子游戏爱好者的数量逐年递增,但痛点是社会风评上太差——家长们对这类东西深恶痛绝,致使其形象妖魔化,打上了玩物丧志的标签。

国足殷鉴不远,因此如果拿钱硬砸,苏大小姐就是把她家的老本都砸进去,也不见得能取得成功。

于是路明非提议,先从小处着手,一边开着网吧,一边顺带着发展电竞事业,这样不至于让投资掉进无底洞。

不必太功利化,先把氛围培养起来,同时也让不了解行业的大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先把电竞的理念搞懂。

循序渐进,使电子竞技运动在社会公众面前获得一个正面的形象。

国内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很迅速,考虑到普遍的社会意识形态,路明非和苏晓樯也找到了最合适的宣传策略。

而今正是所谓“成功学”大行其道的时候,经济上的快速进步培养了挣快钱、短期速成的急功近利风气。

人们评价一个新事物的好坏,往往都更在意它能不能创造经济价值,能不能让money进入自己的口袋。

路明非在打算在网吧三楼搞一个电竞俱乐部,用网吧自身的收益来维持俱乐部的运营。

只要打电竞是一份不违法且能挣钱的工作,它就能符合大部分市民的朴素认知,脱离“不务正业”的范畴。

能挣钱就是正确,中国式家长们不关心孩子是否热爱工作,只关心孩子能领多少工资。

在苏晓樯的提议下,路明非决定办一些小型赛事。

奖金不多,可能就几千块上万块的样子,但要坚持制作奖杯,让获胜的选手能带着荣誉回家。

毕竟,奖金和荣誉就是最好的宣传。

热情网吧开业,人气比想象中要高,不光是过去的老顾客和附近区域的新人,就连很多仕兰中学的校友也慕名而来。

网管妹子被路明非涨了两千块工资,服务热情明显高涨,凡是进来消费的顾客,都能感觉到这里和其他网吧明显的不同,也大多愿意再次过来消费。

给员工涨工资,经营效益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提高,这证明路老板的路线没有走错。

当老板的扣扣搜搜,员工心怀怨气和不满,自然会导致服务质量降低,营收流水变差。

顾客满意,员工开心,老板赚钱,三赢的局面那么好……偏偏就是有些旧社会守财奴型老板见不得员工过得好,让员工多拿工资、过得舒服,比让他亏钱还难受。

在公司管理方面,路明非也见识大涨,从苏晓樯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有些老板只想赚快钱,当然是在成本上能省就省,经营不利就立刻跑路;

有些老板则是打算做百年企业,不过分地计较一时得失,在各个方面精益求精,格外在意管理的艺术。

在苏晓樯的指导下,路明非学习过许多案例。他十分欣赏内地的某家超市企业,网吧经营取得的初步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借鉴了对方的理念。

而这种理念,和『热情』组织“力所能及的正义”不谋而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