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无可教,堂口落脚(1 / 2)

酒足饭饱。

黄烛微微摇晃,破例喝了一碗黄酒的李澄真,大着舌头吹嘘着码头上的奇见异闻。

其余三人好似都有些心事,不怎么明亮的烛光,照不透他们心中所想。

“秦淼。”

刘秀才突然出声,打断了李澄真的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后文为何?”

来了!

秦淼略微思索,起身朗声道:“回先生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刘秀才一愣,竟答上来了?

这题其实有些超纲,属于府试才有可能考的内容。

童生试,不过是县试罢了。

他难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何解?”

秦淼答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答对!

“何谓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又答对!

“何谓知言?”

“陂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还是答对!

......

秦娘子与李澄真都听懵了,这些学问,已经远远超出了她们的认知范畴。

如今唯有紧紧闭上嘴,想要从刘秀才的脸上得到答案。

尤其是李澄真。

两人同样是读书,这些听都没听过的东西,秦淼总不至于都答对了吧?

“分毫不差!”

刘秀才看向秦淼的目光极为复杂:“我已教无可教了。”

他也仅仅止步于府试而已。

秦淼已经不差于他了。

“先生此言,学生不敢苟同!”

秦淼躬身,双手合抱高举于额前,掷地有声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先生虽已传道授业,但学生年幼,对世间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尚需先生不辞辛劳,时常为学生解惑!”

“说得好!”

刘秀才轻笑着连连摇头,自顾自倒满酒,一口饮尽:“是我着相了!”

“你能有如此心性,此去东莱府城帮忙做事,你娘亲与我,都无须为你担心了。”

“多谢先生成全!”

“啥?去东莱府城?”李澄真瞪大了眼睛。

秦娘子也愕然道:“不是......先生此言何意?淼儿的童生试没有问题了吗?”

“何止童生。”刘秀才摆摆手,赞叹道,“你家秦淼天资卓卓,便是现在去考秀才,怕是也能顺利通过。”

“但学问放下容易,再拾起来就难了。这些书送与你,此次远行,当时时精研。”

秦淼接过刘秀才的书篓,定睛看去,里面竟装着五本陈旧却几无一丝褶皱的经书。

“这是......先生的珍藏!”

这些书随意抽出一本,至少也能卖二两银子!

平日里,连刘秀才的娘子都不敢随意翻阅!

“太贵重了,使不得!”

“不过是些死物。你若觉得贵重,那就更应该做好学问,莫辜负了你的娘亲,辜负了自己大好的年华。”

秦淼明白,刘秀才饱含期许的目光中,还有一句话似说未说: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秦淼,定不辜负先生期望!”

秦娘子往日里最是敬重读书人,当然不会,也不敢当面否定刘秀才的话。

这一关,总算是过去。

只是没想到,刘秀才竟为他做到这一步。

虽然将这些珍藏书籍换算成钱很俗气,但他不过还回去一两,刘秀才这是送来了十多两啊!

这份情,越欠越多了。

宾主尽欢,刘秀才潇洒离去。

秦娘子呆愣愣望着儿子,也不知欣慰还是心疼,一时间流下泪来,转身向内屋走去。

“娘去为你收拾衣物......”

秦淼哑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