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公益人(1 / 2)

八月底,告别了亲朋好友方卓和虾子终于踏上了前往鹏城的路。

下午一点过,经历了三十来个小时的颠簸,方卓发誓再也不坐火车。

下了火车,两人身上大包小包提着一堆的东西,很像是南下打工人群。

此时距离开学报到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两人先找了个酒店入住。

方卓这也是第一次来到鹏城,人数路不熟的,又没有导航,两人只能拿着地图研究了半天。

最后方卓心一狠,直接联系了南省驻鹏城办事处。

随着电话的接通,方卓开始编故事了:“您好,我是南省秋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最近我们有一个公益项目就是为青少年宣传一些性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听说南方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就想联系一下鹏城相关的社会组织,有没有什么联系方式?”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听是家乡的公益组织,瞬间来了兴趣:“哎呀,秋阳也开始组建这个公益性社会组织了吗?这方面鹏城做的就挺好……”

随后工作人员在电话那头宣传了半天公益组织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听得方卓头都大了。

不仅要听,还得时不时附和几句。

终于在七八分钟后,工作人员终于说到重点了:“这样,留个你的电话,我这边找人联系一下,一有进展就联系你。”

挂断电话方卓就收到了的手机欠费的短信。

旁边的虾子好像大受启发,将工作人员的一些车轱辘话记在了笔记本上,以后开会的时候应该用得到。

两人下楼找了个营业厅充上话费,方卓又重新办了一张本地手机卡。

还没到晚饭时间,方卓的手机就响了。

“方先生您好,我是鹏城爱心行动基金会的志愿者申开俊,请问你们现在住哪里,我去接你们。”

方卓咂了咂舌,这还不到半小时人已经联系上了,果然是鹏城速度。

一个小时不到,方卓和虾子已经在鹏城爱心行动基金会的会议室里了。

会议室里有块黑板,上面写着“欢迎秋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莅临参观指导”。

方卓怀疑,要是时间足够,黑板上的字应该会出现在横幅上挂到头顶。

一条长长的会议桌上,方卓和虾子坐在一旁,另一边有三个人。

分别是鹏城爱心行动基金会的副理事长以及两名监事。

申开俊拿着相机在会议室不断游走,“咔咔”声不断响起。

“今天理事长因为有事,委托我向两位同仁表示歉意,同时也欢迎两位来到我们基金会莅临指导。”

副理事长张俊话音刚落,方卓就连忙鼓起了掌,随后会议室响起了掌声。

随后的半个多小时,方卓跟几位“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相谈甚欢。

一旁的虾子全程没有说话,主要是他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