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八月与远方的风景(求追)74(1 / 2)

父子俩终究还是没有再坐到一起聊聊心里话。

王君要参加几个早就安排好时间的访谈类节目,作为新一代导演谈谈他自己和对目前国内创作的大环境看法。

后面这个话题是童叔特意交代下来的让聊的,最近几年国内各个行业的发展很快,他们也有想革新的想法,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只是其他导演不一定愿意当众直观地说出真实想法,或者即便说了也要夹带着一些私活。

王君就很好,有成就有实力不怕别人针对,而且背景干净私心没那么重,是个用来宣传的最好材料。

而王父虽然现在处于放假当中,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彻底不管事。每天也要往机关跑,哭穷申请资金等等事情他亲自干比让下属干要有用的多。

在父子俩默契的操作之下,两人的空闲时间很巧地完美错开。

这套技巧他们已经玩了十多年,许妈妈也没有再说什么。

“目前国内影视圈的一个比较特别的现状就是新人没有失败的成本,除此之外,另一个现象就是特别依赖已经成功过的相关人士,导演或是演员。

只要他们的作品成功了一次,那么立马就会有一大批邀约扑上来,无论合适还是不合适,无论是否还有其他人在等待这个机会。而只要他们失败一次,那这些纷至沓来的的请帖立马就会消失一半。

所以我们看了这么多年影视剧下来有时候会发现,这个演员在上一部剧里还在演端重的皇帝,怎么到了这一部里就摇身一变成了油嘴滑舌的乞丐。身份的撕裂感往往会破坏我们看剧的体验,这时弥补创伤的就只能是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导戏水平。

而有演技的演员,基本都是能成功的演员;能利用好他们演技的导演,也都是能成功的导演。

但是我们很难把这种现象说成是一个问题,因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家其实都心中有数,就是盈利。

最终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个目前看起来畸形但能完好的运行的影视圈现状,金玉其外。”

“那王导您认为怎样可以扭转这样的局面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就像我们大风的‘蓬莱’计划,一直以来以扶持新人为目标,挖掘有潜力的年轻导演、编剧,给他们试错的机会。我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路……”

这场访谈在六台播放后,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因为王君说的都是有意义的废话。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以为各家出品方不想用自己的艺人、不想用便宜又听话的新人?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只是王君最后的一段话借着六公主的面子深深地扎根进了很多在校生和独立制作人的脑海里:大风愿意给新人一个机会。

允许试错,提供资金,听着——多么顺耳!

而刘艺菲那边在七月底也传来消息,《神雕》的第三轮补戏终于结束,以后可以不用再往外跑了。

结束的时间正好和《七剑》上映的时间挤在一起,武侠圈宿命气息瞬间拉满。

可惜徐老魔三年磨一剑的作品似乎并没有赢得大家的喜爱。才上映三天,上座率就已经比首映的时候下降了一半,网络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高情商一点的说法是:《七剑》作了前所未有的武侠片探索,粗糙得真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