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合作(求追)52(1 / 2)

“哎呦小君你可算来了。你是不知道,自打得知你要来,老婆子一大早就开始和面剁馅。这都忙活一上午了。”

开门的谢飛看到王君,忍不住开口抱怨自家的媳妇,只是脸上的笑一刻都停不住。

此时的他穿着棉袄围着粉色格子围裙,手上都是面粉。

“是吗?那我今天可是有口福了。”王君换上棉拖鞋,把手里刻着《入殓师》的光碟放到客厅桌子上,就跟着谢飛进到了厨房。

“嚯!猪肉大葱的饺子,崔奶奶的拿手好戏啊。那我今天可得吃两大碗。”

“是吧。喏,醋都备好了。山西老陈醋,前几天你谢叔带回来的。”

“谢叔也回来了?不回家里吃饭啊。”王君洗干净手,坐到案板旁上手包饺子。

“在家呆两天就回去了,孩子都没带回来。”

谢飛并不在意儿子过年的缺席。和他自己父亲一样,他也信奉跟在家长身边的子女成不了大出息。

“行了,你也别在这帮忙了。小姜前几天送来了一份剧本,听说想今年开拍,你去看看去。就在书房里头,一进门就能看见。”

包了一会,似乎是察觉到手速跟不上年轻力壮的王君,老爷子开始赶人。

“闻哥的本子?怎么送您这儿来了。怕过不了审?”

王君听话的去洗掉手上的面粉,并不在意他赶人的行为。

老爷子以前就这个样,一直不肯在老婆面前服输。两千年七夕的时候受到一对年轻人的刺激,大晚上的跑到花店给崔奶奶送了束玫瑰花,被崔奶奶拿到她们老姐妹群体里炫耀。

然后一众老头一边连夜找花店一边骂老谢耍花招不告诉他们,王君的爷爷也在其中。

那一天,尚且幼小的王君见证了他们月光下的奔跑,那是他们倔强但跑不动的青春。

“你看到就明白了。

小姜是个有想法的,就是犟,你有机会多劝劝他。”

“我哪有那本事。闻哥要是能被劝动,那还是闻哥吗。”

走进书房,拿起桌上的唯一一份文件。哦,《太阳照常升起》,那没事了。

吃饭的时候,老爷子问起了剧本。

“小姜那本子,你怎么看?”

“看不明白。”想都没想,王君回答道。

其实姜闻的电影看不看得懂都无所谓,被特意标红的年份往那一放,再联想联想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该明白的人自然就都都明白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

“行吧,不想说就不说,咱爷俩聊聊正事儿。

关于今年的剪辑班,你在国外拍过电影,和他们的后期团队有过交流,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什么的不提,学校为什么突然要开这么一个新专业,还放在了导演系?之前没听说过什么动静啊。”

王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他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

和国外更常见的制片人中心制不同,国内的电影制作模式基本都是导演中心制,后期人员也按导演分成了冯小钢团队、张义谋团队等等。

最重要的是,这种制作方式决定了剪辑师在后期制作中基本没有话语权,他们的工作无非就是按照导演要求把不同已经完成了特效制作的视频片段拼接到一起。最多就是在导演接受了剪辑师的提议后,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定的叙事顺序。

但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一般人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大,因为不可能有导演在拍片前没有想好自己的电影要采取什么样的叙事逻辑。

所以王君不太明白学校为什么要在国内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做出了这样的一个选择。

“去年你公司给学校送来那一批东西后,在学校圈子里闹出的动静不小。所以电影局就召集了我们几个电影院校的校长们开了个小会,谈了谈关于影视剧工业化的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