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广宁夜不收(1 / 2)

小香会的几个人抬眼望去,围观人群又往后躲开了三步,却见仍有一人正坐在小桌边单手端着碗喝汤。

那人将酸辣螃蟹粉的汤底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此人身材不高,只见他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一件靛蓝色短衣,手脚和腰部皆收束,腰间挎着一把长倭刀。

他用手一指张龙处,冷冷道:“把人放开。”

小香会的地痞们觉得自己六七人呢,人多势众,这人虽然腰间别着一把长倭刀,但身材不算高大,他们的老大吃了瘪,岂有不找回场子的道理?

受伤那名头目捂着嘴,带着哭音喊道:“抄家伙,弄死他!这兔崽子找死!”

手头得空的三人立刻围了上去,一人掏出了小刀,两人抄起板凳,两前一后,就要对这人动手。

那人倒是一点不慌,他低头叹了一口气,忽然抬头怒目圆睁瞪视自己右侧的小香会地痞。

小香会地痞一时间竟然听不见周围人群声,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孤身一人在山林中被猛兽盯上了,登时就有点双腿发软。

谁知那人只是看向右边,手上却将桌上汤碗朝左边甩去,左边那小香会地痞也被他看向右边的凌厉眼神所吸引,一时不察觉,劲风直扑面门。

一声惨叫过后,他也少了两颗门牙,血飚了得有三尺高,当即瘫倒在地。

随后这人向右侧欺身上前,身形快如飞豹,一拳直击面门,被吓傻了的小香会地痞完全躲闪不开,当即也损失了两颗门牙,朝第三人左边倒去。

拿刀那名地痞好不容易躲开了被击倒的第二个同伴,再看眼前,佩倭刀那人却已不见。

他已经不知何时来到了第三个举着小刀的痞子的右侧,只见他躬腰如猫,一击手刀重重打在第三个地痞肋下。

那地痞直接跪倒在地,双唇大张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脖颈青筋暴起,似乎疼得无法想象,手中的小刀也滑落在地。

另外两个小香会痞子见状立刻松开了张龙。

张龙和斋藤松等人都看得懵圈了,一时竟不知道谢。

先前被味碟打掉门牙的头头,捂着嘴大叫到:“这是个倭寇!这是个倭寇!他带着倭刀呢!快快报官,抓了这倭寇。”

众人看得如此凌厉打斗,也不由得议论纷纷,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这汉子腰间的那把长倭刀。

这时圈外有人高喝:“什么人在这里打架?!都散开!”

原来是本县捕头王虎,正带着几个捕快在城东外边一带巡视。有百姓寻到他处,立刻带了人来。

王虎黑衣小帽,身材高大威武,满面虬髯,不像闽浙一带人。其实他已经年近六旬,但因勤加锻炼自身,许多人看着他还以为他只有三四十岁。

王虎嗓门洪亮,大声道:“有倭寇?!倭寇在哪里?”

小香会还能站着的几个地痞立刻围上前去,用手指着佩倭刀那人,哭丧道:“王捕头,就是他!这是个倭寇,还殴打了我们几个兄弟,怕是都给打死了。”

王虎道:“你怎知他是倭寇?”

那打头的地痞捂着流血的门牙处道:“王捕头,你看他带着倭刀呢!”

王虎一看,面前这人,身形精悍,站姿挺拔,腰间确实挎着一把长倭刀。

再看这人身后数丈处,人群外,似乎有两匹马拴在官道旁的土垄上,正在啃食青草。

王虎立刻恍然大悟,忙问那人道:“兄弟是九边哪一镇的?”

那人双手抱胸,淡定道:“蓟辽总督标下游兵营前锋左哨夜不收甲队总旗官张寇。”

王虎一下哈哈大笑道:“果然,那就对了。我离开蓟镇那一年开始,蓟辽马军人人都要备一把倭刀。”

王虎转向众人,大声道:“大家别慌,这人不是倭寇,是朝廷官军。”

王虎又对自称张寇那人问道:“张兄弟为何在这里跟这帮小香会的人打起来了?”

张寇指了指张龙,对王虎道:“我不知道什么小香会,这小老弟是我的同乡。我吃东西时,这几个人正拿住他要砍他一只手。”

张龙这时候却惊呼一声:“张寇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虎打断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张龙忙上前道:“王捕头,我本是城西仁福绸缎庄的伙计。只因他们小香会里一个叫苏品基的乡绅要强买我们绸缎庄后头一个寡妇家的小染坊,这苏品基骗了那寡妇过了契,只给二两银子。寡妇知道被骗了不肯搬,他就三天两头找人来砸门扒墙。我,我气不过,我帮着寡妇找了个讼师,到县令那里为这寡妇解除了过契。所以他们今天就要砍我的手!”

围观百姓听得也是义愤填膺,纷纷声援张龙。

王虎听到苏品基的名字,脸色微微一变,身边捕快附耳上前,对王虎道:“头儿,确有此事,他是得罪了苏举人。”

王虎不愿开罪苏品基,但眼下围观百姓纷纷高呼:“抓他们回衙门!抓他们回衙门!”

“小香会霸道惯了!”

一时间众怒难犯,王虎便令手下:“把他们带回城里衙门,我们走。”

那小香会的头头和几个地痞气急败坏,忙喊道:“王虎!你要抓我们,你等着,看看苏举人知道了怎么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