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辛弃疾367(1 / 2)

  【而后在这种情况下,主和派势力又占了上风,但二十六岁的辛弃疾不为所动,向宋孝宗呈上了《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不仅客观的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还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以及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在这之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呈上了《九议》,再次陈述他的抗金方略。】

  【辛弃疾是希望以此能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

  【但是在逐渐偏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经

  过深思熟虑的恢复中原大计也是如石沉大海,这一度使得辛弃疾陷入了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之中,而后又是频频调动辗转各地,哪怕升迁,也没有使辛弃疾得到满足。】

  【加上当时南宋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是南宋对于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所以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也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

  【再到后来,辛弃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的整顿,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于是被交章弹劾,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最终罢去了所有职务。】

  "怎么竟会是这样!"

  霍去病几乎一下子怒极,这简直和对岳飞的手段一样!

  南宋那些人可当真是没救了吧!

  还有那什么"归正人"?!蔑视从北方回来的汉人?!要脸不要?你们南宋不是逃到南边去的吗?!

  要脸吗?!

  不以收服北方故土为重任,反倒苟且偷生于南边,还称北方的投奔之人为“归正人”?这可真是……让人着实是想要唾弃!甚至已经到了恶心的地步!当真是可笑至极。

  不止霍去病这么想,再次看那留言板,之前唐人和宋人吵架的那部分,此时也是多嘲讽鄙视为主了。

  此时能留言的宋人,哪个还敢冒头?

  他们怕不是也在耻于这南宋朝廷的作为,所以又哪还有脸面来争辩和说辞了。这一段历史,真是无论何时听,都能气得人心肝脾肺疼,也着实是叫人无语得很。【辛弃疾最渴望的,必然是上前线收服北方的故土,可十几年啊,他都不得重用。】

  【所以便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愤然和苦闷发泄在词作当中,于是这期间,辛弃疾写了《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欲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来强烈表达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而在被报复罢免官职后,辛弃疾的人生阶段,又来到了赋闲在家的时刻。】

  【杜甫有座杜甫草堂,苏轼有座雪堂,辛弃疾也为自己修了个房子,并取名为“稼轩”。】【而他也将自己的别号改为了稼轩,后史称他为“辛稼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