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苏轼355(1 / 2)

  唐朝李世民时期。

  见到嬴政提出的那个问题,李世民也将长孙无忌等人叫了过来。

  "朕看这宋朝人倒是回答得

  很踊跃,但我大唐能人辈出,对于这种问题,怎能落于人后?"李世民态度和善的看过去:“诸位爱卿怎么看?”

  "不如都试着回答一下如何?"

  毕竟是由这位秦始皇亲自提问的问题,他亲自来回答不太合适,但由他之下的大臣来回答,就很合适了。

  只不过既然都要回答了,那必然是要有所得才是。

  否则的话,他这盛世大唐,如此能人辈出,若是比不上其他朝代,那岂不是有些丢了脸面?

  尽管李世民没说出后面这些话,甚至表情还很和善,但在场的文臣,哪个不是人精,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李世民真正的想法……不过他们想的也是一样,既然要回答,自然是不能落于人后才行。

  “陛下放心,臣等自当竭尽所能。”

  李世民满意嗯了一声,笑着点了点头:“那朕先道一句,诸位爱卿辛苦了。”然后边听着天幕,李世民又突然话锋一转——

  "说起来,这所谓‘唐诗’和‘宋词’,是否有可比性?"

  "诸位爱卿觉得,我大唐的诗作,和这宋朝的词作相比,孰优孰劣?究竟谁能更胜一筹?"长孙无忌等人互相对视一眼:"这……"

  他们当然愿意说自然是唐朝的诗作更胜一筹,但如此直白说出来,就显得有些那什么……会不会太自视甚高?

  魏征在此时倒是反应极快,站出来率先开口道:“陛下,我们大唐可是有那李白和杜甫。”“是也,还有那孟浩然和王维。”

  “那诗鬼和小李杜也很不错,和宋朝相比,我大唐足可是人才辈出。”李世民又是点了点头。

  其实他问这话倒也不是要攀比什么,而是一直听天幕讲到这里,好像这宋词对比他大唐的诗作来,总还是少了点什么,可既然唐诗和宋词能并列,总不至于就是如此——

  【在柳永之后,我们要再来介绍一位和柳永同时代的大文豪。】

  【先前说了,柳永属于婉约派,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而婉约派是最先出现的,数量也最多,但宋词可不止婉约派一种,既然如此,开创了其他词作风格的词人又是谁呢?】

  【这位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开创了豪放和旷达写词风格的,在宋朝文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