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杜甫344(2 / 2)

  【加之李贺不仅有天赋,还特别用功,每天都会骑着驴出去采风,一有灵感就会写下来,其用心程度,以至于每天李贺回家,他的母亲发现李贺背着的书囊中存放太多诗句纸片时,不由得嗔怪道“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呕心沥血的“呕心”就是从这里出来的,还有“沥血”是出自韩愈的《归彭城》用语,意思是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后来人们就将呕心和沥血结合在一起,表达费尽心血之意。】

  【这也可见李贺是多用功和努力。】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到那李贺的祖上时,李世民是真没忍住诧异了一下。

  不由得让他也有种奇异之感,没想到这位被称为诗鬼的李贺,竟是还和他们李家有那么一点关系。

  虽然也确实是只有一点关系而已,但也不免让李世民对这李贺更多了几分关注。

  【当时韩愈正倡导古文运动,流行写散文,而不是写诗,但李贺18岁的时候,找到韩愈,将自己的诗作递给对方看,也确实惊到了韩愈,而这首诗作,就是必背的千古名篇——《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好!”

  才听完,李世民就当真不由得叫了声好,这首诗可太对他胃口!

  绝妙啊。

  【四句诗,第一句烘托的紧张气氛,第二句战争伤亡的惨重,第三句继续浴血奋战的沉重,还有最后一句誓死报国的决心,简直是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感受,而这首诗,才是一个18岁的,没上过战场的少年所作。】

  【所以简直让韩愈爱才之心顿起,也因此,李贺可以说是一战成名,还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

  【但先前说了,李贺简直是倒霉的代名词,就在这时,李

  贺的父亲病故了,他要回家去守孝三年,古代丧制规定,这期间可不能任官赫尔应考,也不能嫁娶,所以李贺在三年后,才能再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有时候吧,从来没得到过,比得到再失去要来得好一点,而得到再失去,又比即将得到却错失过去好那么一点,李贺就属于最后这一种情况,他顺利过了府试,也入围了殿试,可悲剧就发生在了殿试之前——】

  【因为有个很扯淡的理由,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而晋肃和进士有点同音,所以有人说李贺应当避父名讳,不应该参加进士考试,否则就是不孝……这理由扯淡是扯淡,但杀伤力非常之巨大。】

返回